拖得越久,问题可能就越大!11月16日,日本参议员山添拓表示,高市首相的反应已经使日中关系恶化。有政府官员表示,现在日本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拖得越久,问题可能就越大,所以我们需要尽快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回她的回应,高市首相必须意识到她轻率的回应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很显然,现在日本政坛已经有人公开站出来呼吁高市早苗撤回言论了。不过我们必须说的是,在日本政坛这种理性的声音并不大。 11月7日那天,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明说要是台湾海峡出现武力行使情况,日本可能会把这算成“存亡危机事态”。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日本这是暗示自己有可能启动集体自卫权,直接插手台海事务。 这种表态在二战后还是头一回,直接踩了中方的红线。可日本政坛大部分人压根没琢磨这话的严重性,反而把矛头对准了中方的反击。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发文驳斥后,自民党立刻开骂,说这是“侮辱日本国民”,还提交决议要把人驱逐出境。公明党、立宪民主党也跟着起哄,一个个义正辞严的样子,仿佛他们才是受委屈的一方。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站出来说话,直言高市早苗是在“为扩张军力煽动危机”,提醒大家别干涉中国内政。结果这话没引来共鸣,反倒招了一堆谩骂。在当下的日本舆论场里,“对华强硬”成了政治正确,理性声音一冒头就被压下去。 而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实,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正告日方,玩火者必自焚。紧接着教育部就发了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外交部和驻日使领馆也提醒大家,近期尽量别去日本。 这些措施一下就戳中了日本的痛处,日本《每日新闻》急着发文,说来自中国的访日游客数量庞大,这波预警肯定会重创旅游业。多家航司已经跟进,推出了日本航线的免费退改政策,明眼人都能看出行业的焦虑。 日本政府现在特别矛盾,自民党里的强硬派喊着“绝不可能撤回言论”,官房长官木原稔却又出来打圆场,说日本“一个中国”的立场没变,希望台海问题和平解决。他们一边硬撑着面子,一边偷偷犯愁,生怕中方下一步动真格,把稀土出口管制这类杀招拿出来。 很明显日本经济界早就坐不住了,中日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现在这颗石头被高市早苗搅得晃来晃去。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算过一笔账,要是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持续减少,日本的院校、旅游相关企业马上就得陷入经营困境。更要命的是日本工业离不开中国的稀土,真被卡了脖子,很多工厂都得停工。 日本民间的反应也双重标准,超过六万人的网络投票里,82%的人觉得高市早苗的发言“妥当”。可他们转头就对中方外交官的反击零容忍,舆论里全是喊打喊杀的声音。这种只许自己挑事、不准别人还手的逻辑,让局势越来越僵。 现在日本确实站在了十字路口。山添拓呼吁撤回言论的声音,其实是给日本留了条后路。高市早苗要是还执迷不悟,继续把“对华强硬”当政治资本,中方的反制肯定会层层升级。 日本政府得想明白,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这点没得商量。他们嘴上说着要沟通,却连撤回错误言论这种最基本的态度都不愿表露。拖一天,双方的信任就少一分;拖得越久,日本经济承受的损失就越重。真等到旅游业崩盘、工厂停摆,再想回头可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