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

亨克孤独 2025-11-17 15:43:02

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会吗?把主意打到大湾区上了,夏季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很多国家嫌弃的赛事,因为要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那可是巨大的,要修建非常多的基础设施,还有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   想想当年多风光,1960年罗马奥运会那会儿,十五个城市抢着办,拼资源拼面子,跟抢金牌似的。   可现在呢?2024年奥运会就剩洛杉矶和巴黎俩城市。奥委会没办法,只能搞“双分配”,俩城市一人一届。这哪儿是选主办地,分明是怕没人办下不来台。   显而易见主办城市们现在都学精了,谁都不想重蹈雅典的覆辙。希腊政府当初算着花46亿美元办2004年奥运会,最后实际砸进去150亿美元。那些为赛事新建的场馆,赛后大多成了涂鸦遍地的废墟,还直接成了后来希腊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老百姓背着债过苦日子,谁还愿意为这十六天的风光买单。   里约热内卢的教训也摆在那儿,2016年奥运会一结束,奥林匹克公园就成了有名的鬼城。水上运动场馆的水被抽干,奥运村门窗破损,设施因为没人维护随时可能出危险。巴西法官一度直接下令关闭公园,说这里“随时有可能发生悲剧”。那些当初为奥运修的路、盖的楼,最后都成了城市的累赘。   东京奥运会更是把“亏本买卖”四个字写得明明白白。日本政府最初预算只有73亿美元,结果一路涨到350亿美元,超支近四倍。因为疫情搞空场比赛,门票收入和旅游收益几乎为零。赞助商纷纷缩减广告投入,野村研究所估算,单是观众消费锐减就造成8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蒸发。这钱要是花在民生上,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   巴赫这趟来香港看全运会比赛,嘴上说着大湾区有世界级运动设施,具备申办一切条件。这话倒没说错。毕竟大湾区刚办完全国运动会,广州、深圳本来就有不少现成的体育场馆,经济实力也摆在那儿。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都回应说,现在的安排已达到国际水平,希望能承办更多国际赛事。   可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香港舆论早就点出关键,大湾区三地联合申办,复杂程度是单一城市的好几倍。出入境政策怎么统一?比赛物资通关怎么协调?安检标准要不要对齐?就连赛事怎么分配、花的钱怎么摊、赚的钱怎么分,都是绕不开的难题。这些问题比盖几座场馆难解决多了。   国际奥委会也不是没做过改变,比如提倡用现有场馆、建临时设施减少浪费。伦敦奥运会把主场馆设计成可伸缩的,赛后改成足球俱乐部主场接着用;洛杉矶1984年办奥运时,29个场馆里只新建了3个,剩下的都靠改造。可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大家对巨额投入的顾虑。   更何况中国观众现在也越来越理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激动劲儿过后,大家更关心的是钱花得值不值。北京的鸟巢、水立方赛后运营得不错,每年能吸引上百万游客,可这是少数成功案例。更多城市的奥运遗产,都是“建得起、养不起”。   2036年奥运会预计重返亚洲,印尼、韩国都盯着呢。巴赫把目光投向中国,说白了就是看中咱们的经济实力和庞大市场。但大湾区要不要接这个活儿,不能只听奥委会画的饼。得好好算算,这笔钱投进去,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是只会留下一堆赛后难以消化的“奥运包袱”。这个账,得算清楚再拍板。  

0 阅读:1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