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也要“排除中国制造”了!近期,马斯克下令要求美国生产的特斯拉,其零部件不能再由中国供应商提供,计划一到两年内完成,不影响国产特斯拉。 先得明白一点,马斯克分的很清楚:要“排除”的是美国工厂用的中国零件,咱们国内特斯拉工厂该用啥还照样用,完全不影响咱们买国产特斯拉。这不是偏心,是美国那边的规矩逼出来的。 这些年美国一直在搞所谓的“供应链本土化”,简单说就是逼着企业把生产线和零件供应商都搬回美国或者北美周边,不然就给你穿小鞋。 最直接的就是关税和补贴政策,你要是不用本地零件,不仅买车的人拿不到税收优惠,企业自己还要被加高关税。 早几年美国就改了《美墨加贸易协议》,以前汽车里超过六成的零件是北美产的就能免税,现在直接提到了75%,连钢铁铝都要求七成来自北美。这还不算,2025年美国又放出话,就算零件是中国企业在墨西哥造的,只要原材料来自中国,照样加25%的关税。 特斯拉美国工厂主要卖北美市场,要是不跟着规矩走,每辆车的成本就得涨好几千美元,消费者肯定不买账,马斯克的生意根本没法做。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零件质量这么好,马斯克就舍得换?他还真舍不得,这从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合作就能看出来。国产特斯拉用的电池几乎全是它的,连特斯拉储能业务的电池都来自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企业。要不是美国政策卡脖子,马斯克巴不得把所有电池都交给中国企业做。 为了绕开政策限制,不管是特斯拉还是中国供应商都没少费心思。特斯拉最早想的招是让中国供应商去墨西哥建厂,因为墨西哥离美国近,还在北美自贸区内。 像给特斯拉做车身零件的拓普集团、做热管理零件的三花智控,这些中国企业都扎堆去墨西哥开了厂,专门给美国特斯拉供货,本以为这样就能符合“北美产”的要求。 可没想到美国政策又变了,现在连墨西哥工厂的中国零件都要加税,这条路一下子就被堵死了,马斯克才不得不下狠心彻底调整。 马斯克也不是没试过找替代方案,他最近忙着跟韩国三星、LG谈电池供应,甚至自己在美国得州建了锂矿精炼厂,想从原材料开始搞自己的供应链。 可这事儿没那么容易,美国本土的产业链早就断档了。美国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不少,技术工人还稀缺,想短期内替代中国供应链根本不现实。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美国产特斯拉真能彻底甩开中国零件吗?答案大概率是难。现在美国特斯拉Model 3的零件里还有25%来自北美以外,Model Y更是有30%,这些零件里很多都是中国企业的独家技术,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就比如一些精密的电子元件、汽车内饰的核心部件,中国供应商做了十几年,不仅质量稳定,价格还比美国本土企业低20%以上。 马斯克现在喊着“排除中国制造”,更多是给美国政府看的姿态,真要完全替换,他的生产成本得飙升,最后还是自己吃亏。 这事儿根本不是“中国制造不行”,而是美国在搞逆全球化。汽车产业本来就是全球分工最细的行业,一辆特斯拉要用到上万个零件,中国企业靠着几十年的积累,早就成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核心。 美国非要把供应链拆得七零八落,强迫企业“选边站”,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马斯克现在的做法,不过是在政策和生意之间走钢丝,既要保住美国市场,又不想彻底丢掉中国供应链的优势。 而且,咱们中企也没坐以待毙,宁德时代正在跟美国谈,想直接在美国建厂给特斯拉供货,只要把生产地点搬到美国,就能符合当地政策,继续跟特斯拉合作。不是中国零件被抛弃了,而是换了种方式留在特斯拉的供应链里。 马斯克这波操作,是被美国政策逼出来的商业选择,跟中国制造的实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零件的性价比、技术实力摆在那里,这是全球公认的事实。 就算美国特斯拉暂时不用,咱们国内的市场、欧洲的市场还在,中国供应商照样能发展。等到美国政策风头过去,或者特斯拉自己的供应链撑不下去,马斯克大概率还会回头找中国企业合作,毕竟做生意的核心还是要讲成本和质量,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