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去世? 打开社交平台,这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猝不及防跳出来,让不少网友心头一紧。可稍微有点判断力的人都会皱起眉头——这已经是这位功夫巨星不知道第几次“被去世”了,从2015年那家虚假网站编造的“心脏病发病逝”谣言,到如今配着AI生成病床照的“伤病并发症离世”传闻,套路换了又换,内核却从未改变。 这次的谣言比以往更具迷惑性。造谣者不仅编出“数十年拍戏积累伤病”的“合理”理由,还用上了AI生成技术,伪造出成龙躺在病床上的图片。照片里的医疗背景虽有明显漏洞,但模糊的画质和看似真实的场景,还是骗过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甚至让“成龙去世”的关键词冲上了外网热搜。可事实呢?就在谣言发酵之际,成龙本人在武术馆指导弟子时幽默回应“我还能打十个”,工作室更是晒出片场工作照,紧接着他还在微博官宣了新电影定档,一系列操作直接让谣言不攻自破。 让人无奈的是,成龙遭遇的这种“被死亡”,并非个例。娱乐圈里,刘德华曾因拍戏受伤被传重伤逝世,周星驰被造谣在夏威夷跳楼,金庸先生更是曾被虚假死讯逼得媒体主编引咎辞职。这些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公众人物,明明还在正常工作生活,却总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编造死亡谣言。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名人效应加上“去世”这种极端话题,是博取流量最廉价、最快速的手段。在眼球经济的裹挟下,一些自媒体和不良账号早已没了底线,只要能吸引点击、收获关注,哪怕是编造虚假信息、伤害他人名誉也在所不惜。 更值得警惕的是,AI技术的发展让造谣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以前造谣还需要P图、拼凑素材,现在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图片和文字。这次成龙的虚假病床照,就是篡改了他此前的电影剧照生成的,这种技术滥用不仅降低了造谣成本,还大大增加了普通网友的辨别难度。平台算法又对“名人”“去世”这类敏感关键词格外敏感,往往会把未经核实的谣言快速推向更多用户,形成“造谣-传播-发酵”的恶性循环。 这些谣言带来的伤害远不止“让人哭笑不得”那么简单。对成龙本人而言,一次次被传死讯,不仅要耗费精力回应辟谣,更可能让家人朋友承受不必要的担忧;对粉丝来说,看到熟悉的偶像被虚假死讯困扰,难免感到愤怒和心疼;而对整个网络环境来说,这种无底线的造谣行为,正在不断消耗公众的信任,让虚假信息肆意蔓延。更可怕的是,若任由这种风气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普通人遭遇AI造谣,每个人的名誉和权益都将面临威胁。 面对屡禁不止的谣言,仅仅依靠明星本人辟谣远远不够。成龙工作室这次的做法值得点赞,不仅及时澄清,还发布律师函锁定造谣账号,通过法律途径追责。这提醒我们,对待造谣者不能息事宁人,只有让他们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平台更要扛起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对涉及名人的敏感信息严格把关,不让算法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作为网友,我们也该保持理性,看到类似劲爆消息时多一份警惕,先核实来源再传播,不做谣言的“搬运工”。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普通人一样受法律保护,编造死亡谣言从来不是“无伤大雅的玩笑”,而是涉嫌侵犯他人权益的违法行为。成龙用一生的拼搏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经典作品,传递了敬业、拼搏的正能量,这样的艺术家本该被尊重和善待,而不是成为造谣者敛财的工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成龙 成龙拍戏 印度成龙 湖北成龙 成龙电影取景地 成龙武打电影 成龙国际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