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畅淋漓的调整未必是坏事,反而能为新机会的酝酿扫清障碍。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正处于同步震荡调整的格局,A股、港股恒生指数持续调整,美股也未彻底止跌,亚太与欧美股市集体陷入波动期。尽管A股有自身独立运行节奏,但在全球股市普遍调整的大环境下,想要独善其身难度不小。外围市场初跌时,A股仍凭借人气与信心尝试走出独立行情,但随着全球股市波动加剧,市场情绪逐渐传导,A股终究难以避免受到影响。这并非单纯跟随外围下跌,核心原因在于年底阶段的市场特性:大资金为锁定年度排名早已保住利润,短期缺乏大范围进攻的动力;游资与量化的快速炒作虽能催生零星短线行情,却难以形成明确主线,最终导致市场陷入明显的混沌期——这正是当前A股的真实状态。结合今日市场表现,分享几点核心看法:1. 从10月起,我便明确提出“从进攻转向防御”的观点。一个多月过去,市场情绪持续衰退,即便成交额仍维持在2万亿左右规模,整体氛围已与此前截然不同。10月及时锁住利润的投资者,当前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而持续操作至今的股民,想必已深刻感受到市场的变化。从高位AI算力硬件、半导体的率先回调,到今日新能源赛道、煤炭等涨价题材的集体回落,不难发现资金“拉高出货”的炒作逻辑从未改变。当前市场呈现“高位股轮动补跌、低位股难现一致性补涨”的特征,原本预期的“跷跷板效应”并未显现——高位股回调后,低位股同样涨势乏力,核心症结在于情绪衰退引发的避险情绪升温。在此背景下,建议大家多看少动、适当休息,即便参与短线套利,也需以缩短持股周期为核心原则。2. 指数层面,3950点下方虽能观察到护盘资金出手,试图遏制大盘大幅下跌,但日线走弱趋势愈发明显,短暂护盘难以快速扭转市场弱势。维持“大盘继续震荡调整”的判断,当前市场已呈现“涨不动便向下砸出空间,再通过护盘拉升”的节奏。若3950点支撑位失守,下一档支撑将看向3900点整数关口;参考已跌破60日均线的恒生指数走势,A股大盘甚至可能向自身60日均线3891点靠拢。尽管两大市场不会完全同步,但整体节奏大概率趋同,需提前做好防备。3. 双创指数方面,创业板指表现平淡,科创50指数今日迎来反弹,一方面源于其前期跌幅较深带来的超跌修复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半导体、光模块等板块的带动。尤其半导体板块的超跌反弹,让不少投资者再度兴奋,但这种情绪大可不必。半导体自10月起便进入震荡调整,期间一度跌破60日均线,当前反弹属于正常的技术修复。当前市场板块轮动极快,“涨多回调、跌多反弹”的特征显著,各类行情均缺乏持续性,反弹过程中随时可能遭遇抛压,显然已无法重现三季度的抱团大涨行情。从盘面来看,半导体、CPO等AI硬件板块冲高后便遭遇抛压,反映出上方套牢盘压力较大,超跌反弹之路不会顺畅。对于AI硬件科技股,此前已在高位提示过风险,当前即便留有仓位等待机会,也需将其视为短期反弹行情,不宜抱有过高预期——毕竟三季度的大涨已让大机构高位兑现离场,短期内难有新一轮大行情。4. 相较于AI硬件,今日大涨的AI应用及软件股更具关注价值,预计2026年将成为AI应用的角逐之年。核心逻辑有两点:一是今年市场主线集中在前端硬件,AI应用与软件板块涨幅相对有限,存在估值修复空间;二是从阿里千问的布局调整到巴菲特加码AI领域,资本动向已清晰显示,AI应用将成为未来各大机构角逐的核心方向。尽管当前AI应用尚未出现绝对爆款,资金仍处于炒作预期阶段,短期行情也多受消息刺激驱动,但“从硬件到软件”的产业逻辑通顺,长期布局价值值得重视。5. 对于今日领跌的煤炭、电池等涨价题材,其突然大跌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涨价引发的调控预期”。反内卷政策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近期部分品种涨价节奏过快——适当涨价有助于刺激经济复苏,但涨幅过高将损害产业链健康发展。以存储芯片为例,持续涨价已导致部分厂商停止拿货,后续大概率面临管控;碳酸锂价格若持续飙升,下游企业难以承受,同样可能触发调控,股价回调实属必然。不过,反内卷的核心政策并未改变,这类题材经历短期补跌后,后续可关注回调后的低吸机会。
酣畅淋漓的调整未必是坏事,反而能为新机会的酝酿扫清障碍。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正处于同
晓绿聊趣事
2025-11-18 13:55:2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