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艘电弹航母海试!一年内或服役,比福建舰更好用。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海军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离开港口,开始了首次海试,报道称,这次海试将检验动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1月14日上午9点多,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这艘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就解缆出海了,直奔东海相关海域搞首次航行试验。央视和国防部官网都发了消息,这次海试重点盯着动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别小看这个环节,舰艇出海前这些基础得过硬,不然后面再牛的装备也白搭。四川舰去年12月才下水,算起来才11个月,就这么快进入海试阶段,这建造速度搁国际上也算得上高效了。按计划推进,系泊试验和设备调试都顺利过关,现在具备出海条件,预计一年内就能完成所有验证,正式服役编入海军序列。 076型这艘舰,排水量满载4万多吨,尺寸上长263米、宽43米,搁在海军大家庭里,介于075型两栖攻击舰和辽宁舰之间。外观上最抢眼的,是双舰岛布局和全通飞行甲板,前岛管雷达和指挥,后岛负责航空调度,甲板宽45米左右,不输给一些常规航母。关键是它全球头一遭把电磁弹射器装上两栖攻击舰,轨道长达130米,比福建舰的108米还长点。这技术门槛高,弹射效率直接影响飞机起飞重量和频率。动力系统推测用燃气轮机加电力推进,结合全电化设计,电力输出稳定,能支撑弹射器的高能耗。 跟福建舰比起来,四川舰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各有侧重。福建舰是003型常规动力航母,专注有人机作战,像歼-15T或歼-35那种重型舰载机,弹射起飞满油满弹,作战半径能拉到2000公里。但它出动规模大,每次编队得带一大堆护航驱逐舰、核潜艇和补给船,成本高,频率也就那么回事。四川舰呢,作为两栖攻击舰,定位更灵活,轻装上阵,出动时护航需求少,补给简单,频率能高得多。电磁弹射技术俩舰类似,但四川舰的轨道更长,适应更大吨位无人机或轻型机。主力装备很可能不是有人机,而是各种无人机,比如攻击-21飞翼布局那种,翼展大、隐身好,弹射后能前出侦察、数据中继,甚至当无人僚机或武库机用。搭配福建舰,一前一后,福建管有人机突防,四川放无人机群侦搜,整体作战能力叠加,效率拉满。 这俩舰的互补性,在实际部署上特别接地气。拿美国海军的经验说事儿,他们的航母战斗群每次出动,规模庞大,消耗惊人,两栖舰反倒“轻车简从”,执行多样任务。四川舰继承这思路,能分担航母部分活儿,还能补位。未来编队里,福建舰主力有人机,四川舰优化无人机调度,蜂巢式投放,覆盖侦察到打击全链条。坞舱还能装三艘726型气垫艇,支援登陆,甲板上50多个机位,混编直升机和固定翼,投送能力强。尤其东南方向,多岛链环境,这舰的灵活性大有用武之地,能快速响应,降低后勤压力。 四川舰的服役,还标志着中国两栖力量升级。075型已经四艘在役,076型批量跟进,至少三艘计划中,数量可能超常规航母。未来海军“双量产”,航母管制海权,两栖舰抓投送,形成混合编队。无人机时代,这舰的潜力大,攻击-11隐身型或攻击-21高超音速型,弹射起飞后,半径广,生存性高。相比美军美利坚级两栖舰,四川舰甲板更宽,电磁弹射是独门绝活,成本控制更好。海军转型远洋,这步棋走得稳,实战演练中,它会参与联合巡航,测试舰机适配,优化数据链。 总的来说,四川舰海试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的缩影。跟福建舰比,它更好用在灵活性和经济性上,出动多、任务杂,还能无缝补航母短板。一年内服役,东南亚巡航或南海演练,估计很快见真章。海军这几年进步快,从辽宁到福建,再到076,自主率高,技术迭代稳。 未来编队里,多艘076混编,投送力翻倍,区域稳定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