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为什么对我们恨之入骨,就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爸爸被解放军俘虏了两次,每

虎虎聊娱乐 2025-11-18 15:07:47

赵少康为什么对我们恨之入骨,就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爸爸被解放军俘虏了两次,每次解放军都给发放回家路费,可他爸又偷偷参加国军。最后一次又参加国军随大部队逃到台湾。 一个国民党军官,两次落入人民解放军手里,本该拿了路费回家安生,却偏偏钻回败局已定的队伍里头,这家底子到底藏着啥猫腻? 说起赵少康这号人物,总绕不开他爸赵振镕的那些陈年旧事。赵振镕是河北邯郸人,家里条件一般,十六岁那年就考进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毕业后从基层干起,靠着点小聪明升到中校,还因为爱打牌赢钱多,军里头给他起了个“赵百万”的外号。抗日战争打完,本以为能歇口气,谁知国民党一头扎进内战泥潭,把全国拖得鸡飞狗跳。赵振镕就这么被裹挟进去,先是跟第九十一师去东北战场,那地方天寒地冻,国民党部队内部山头林立,补给跟不上,士气早泄了气。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国民党第九十一师守锦州外围,很快就顶不住人民解放军的攻势,大批官兵被俘,赵振镕也在其中。人民解放军执行优待俘虏政策,不打不骂,审完没啥大问题,就发路费让他回家。这政策是毛主席亲自指示的,目的是瓦解敌军,争取和平。赵振镕拿了钱,本该回邯郸老家,过几天太平日子,可他没多久又偷偷溜回国民党队伍,继续当他的军官。国民党那时节节败退,他这选择纯属死磕,注定没好果子吃。 战火烧到南方,1950年春,海南岛成了国民党最后的顽抗地盘。赵振镕调到第三十二军第二百五十二师,那师多是山东籍官兵,他夹在中间,日子也不好过。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海南岛战役,木船队渡海登陆,顶着国民党海空军的轰炸,硬是站稳脚跟。赵振镕的部队设防在澄迈美亭一线,5月1日阵地失守,他第二次被俘。这回身上只剩半块压缩饼干,人民解放军战士看他饿得慌,顺手给了两个窝头。审问后,还是老规矩,发路费加粮食,让他滚蛋回家。赵振镕咽下窝头,又一次钻回国民党阵营,随败军残部挤上军舰,颠簸着撤到台湾基隆港。国民党十万大军,三万多被歼灭,剩下的不是投诚就是逃窜,这仗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 赵振镕到台湾没几天,1950年5月6日,赵少康就在基隆出生了。家里墙上挂着父亲的旧军照,饭桌上总飘着战场旧闻,外省人的那股子酸楚味儿,从小就熏陶着孩子。赵振镕在岛上仕途卡壳,一辈子就中校级别,国民党内部清洗外省军官,他晚年家境紧巴巴,只能靠赌场打发光阴。那两次被俘的事儿,他从不爱多提,成了心头一根刺。赵少康小时候听着这些长大,外省二代的标签在戒严期既是包袱又是光环,好多从政的年轻人,爸妈都有军公教背景,骨子里带着“败军之将”的影子。 赵少康上大学念农机系,后来去美国读机械工程硕士,回来没走父亲的老路子,转行媒体,当主持人办节目,一下子火了,人称“政治金童”。八十年代进政坛,当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还拉帮结伙创办新党,风头盖过马英九。九十年代新党走下坡,他退回媒体,掌中广,主持《少康战情室》,天天评两岸时事,成了岛内名嘴。2021年他重返国民党,组“战斗蓝”,拉拢蓝营力量,去年还想争党主席,没成。赵少康的节目里,常提父亲的“琼崖作战纪念”铜扣,那是他爸临终前宝贝似的物件,象征着不愿忘的旧恨。 赵少康对大陆的火气,说白了就根在父亲那段家史。人民解放军两次优待,没亏待他爸,还给了路费窝头,体现的是人道关怀,目的是促和平。可赵振镕死扛国民党,逃台后郁郁不得志,这事儿在赵家传成心结。赵少康长大后,从政言论总绕着两岸打转,他推两岸互设办事处,说服务民众,可一碰军机绕台,就摆强硬架势。最近国民党主席选举,他跳出来指责大陆网军搅局,郝龙斌和郑丽文的事儿被他搅黄了。言论越来越冲,说大陆一天派五百架战机绕台,台湾也不怕。 这不光是他爸的影响,台湾政治生态也推波助澜。蓝营拉票,就得在反共上做文章,戒严时代遗风到现在还没散。赵少康的立场,搁在蓝营是标配,可搁两岸大局看,就成了障碍。当年战场对立,现在变味儿了,成了对话绊脚石。回头瞧瞧,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不光靠硬拼,还靠琼崖纵队策应,海南岛战役歼敌三万多,国民党残部狼狈撤退。 赵少康家史,其实是两岸千万家庭的缩影。外省人到台湾,带着创伤重建,本省人有自家故事。战争留下的疤,需要时间抹平。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坚持“九二共识”,多交流少对抗,大家日子才好过。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