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刚过半,一则来自中国杭州的消息,怕是要直接让遥远的硅谷坐不住了! 刚刚看到一个消息,阿里巴巴正式官宣千问APP公测版上线,进军AI to C市场,将千问顶尖大模型集于一个APP,后续还会接入订票、地图等功能,真正为用户打造一个能办事的免费AI助手。 这消息一出来,不光咱们普通用户觉得新鲜,遥远的硅谷那些科技巨头这回是真得捏把汗了,你想想,阿里这可不是随便整个聊天机器人玩玩,人家直接把自家最顶尖的千问大模型塞到APP里,还免费给所有人用,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做一个能实实在在帮你办事的AI助手,不是光会耍嘴皮子的那种。 现在公测版已经能用上不少功能了,比如你让它写个报告、整个PPT,几秒钟就搞定,还能翻译、修图、拍照识物,连视频都能生成。 我看有人试过,输入个指令,它就能把你要的内容做成短视频,就是现在每天生成次数有限制,毕竟还是公测阶段。 但这只是开头,更厉害的还在后面,阿里已经明说了,接下来要把地图、订票、外卖、购物这些咱们天天用的功能全接进去。 这话可不是空口白话,阿里手里有这个本钱,你想啊,淘宝、高德地图、飞猪订票这些本来就是它家的,现在把AI当成个总入口,以后咱们不用再一个个点开不同的APP了。 比如你想去外地,直接跟千问说“帮我订后天去广州的高铁票,选靠窗的,再找个离车站近的经济型酒店”,它就能直接查票、比价、下单,连酒店都给你安排明白,这多省事?对咱们中老年人来说,不用记那么多APP的操作步骤,说句话就能办事,简直太方便了。 阿里敢这么干,底气全在它的技术和生态底子上,它家的千问Qwen大模型不是刚出来的新手,从2023年就开始搞了,现在已经有300多款不同类型的模型,不管是写文字、编代码还是处理图片视频,啥都能搞定。 而且这模型在全球都有名气,硅谷不少公司比如英伟达都在用它做基础开发,有个美国专家甚至说“硅谷建立在Qwen之上”,你说厉害不?现在阿里把这技术直接用到给普通人用的APP里,等于把最顶尖的AI能力送到了咱们手上。 更关键的是,阿里这步棋是瞄准“AI to C”市场来的,就是直接服务咱们普通消费者。以前不少AI产品要么只给企业用,要么就是只能聊聊天,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千问APP不一样,从一开始就盯着“办事”这个核心,以后连健康咨询、挂号引导、办公记笔记这些都能弄。 不过现在公测阶段还不敢放开太多功能,比如直接下单支付这些涉及钱和隐私的,得先把基础功能跑顺了,确保安全合规了再慢慢放开,这其实是负责任的做法。 为啥说硅谷坐不住了?因为以前全球C端AI市场基本是ChatGPT这些硅谷产品说了算,但它们大多只是个独立的对话工具,没有阿里这么全的生活服务生态。 千问APP不光有顶尖模型,还能直接对接订票、外卖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等于把AI和日常生活绑在了一起。 而且阿里马上还要推国际版,直接去海外跟它们抢用户,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真刀真枪的竞争。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好事,以前总听人说AI多厉害,但好多人没机会真正用上,现在千问APP免费开放,不管是年轻人用来办公学习,还是咱们中老年人用来查路线、订车票,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便利。 更重要的是,这是咱们中国自己的AI技术做出来的产品,不是跟风模仿别人,而是真的有自己的东西,甚至在生态整合上比国外的产品更接地气。 当然了,现在还是公测阶段,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人说生成的视频内容还不够丰富,有些功能反应不够快。 但这都是正常的,公测就是让大家提意见,好一步步改得更好。阿里自己也说这只是初级版本,后面会根据用户反馈慢慢优化。 总的来说,阿里这波操作真的挺给力的,不是玩概念,是真的想把AI做成咱们生活里的帮手,有这么强的技术底子和生态支撑,再加上免费好用的策略,这千问APP肯定能火起来。 硅谷那些巨头以前可能觉得AI的主动权在它们手里,现在中国公司带着实实在在的产品冲出来了,它们能不紧张吗?咱们就等着看,以后说句话就能搞定衣食住行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了。 参考资料: 免费!阿里官宣→ 2025-11-17 14:54来源: 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