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缝合怪”专搞中国?美方想得挺美啊…】马上年底了,反华机构也忙着冲业绩了,一份接一份的涉华负面报告扎堆出炉。据英国《金融时报》18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煞有其事发布报告称,为加强对中国所谓“经济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敦促美国政府停止内部纷争,提升出口管制的执行与监督效率,同时完善制裁政策。这份报告包含涉及生物技术供应链、台湾等问题的28项所谓“建议”。其中核心提议是美国应专门成立一个“综合经济战略机构”,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减少官僚内耗。USCC在提交国会的美中关系年度报告中扬言,美国需通过这一改革反击所谓“中国系统性、持续性的规避策略”,并批评“当前多部门分散应对的模式削弱了责任落实与工作优先级”。另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按照报告所说,这个整合后的机构应纳入负责出口管制与制裁的核心部门,包括美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国务院国际安全与防扩散局(ISN)以及五角大楼国防技术安全局(DTSA)。此外,报告认为,新机构还需具备与财政部金融制裁工具类似的强硬执法权,可调查和处罚相关企业或个人;同时要融入情报界,实现“更便捷地获取规避网络的实时情报”。该委员会委员迈克尔·奎肯(Michael Kuiken)宣称,这一举措将是一次“根本性”转变。“本质上,各部门(现在)就像割据的封建领地,为自身在这一体系中掌控的权限争论不休,”奎肯在新闻简报会上声称,“我们清楚与中国的竞争将长期存在,因此需要通过系统性重组来审慎应对。”不过,智库“新美国”高级研究员、前白宫国际经济事务主任杰弗里·格茨(Geoffrey Gertz)认为,即便国会设立了这一新机构,它仍将面临诸多已存在的结构性局限。“我认为,仅通过官僚机构重组,无法消除其中一些极为复杂的权衡取舍”,他警告说。除机构重组外,这份报告提出多项所谓“强化经济安全”的荒诞措施,包括加强对中国新投资的筛查;指令BIS要求在受出口管制的先进芯片上加装追踪技术,监测其是否被转用于中国及其他“关切国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报告出口违规行为等。这份报告还出了个馊主意,建议美国对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体系,从“销售”模式转为“租赁”模式,对超过特定技术阈值的芯片,仅允许通过云端提供使用权限,以此防止实体芯片转移。据报道,报告还重点炒作其他领域的技术竞争。USCC挑事称,太空、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所谓“中国对美国电网构成的威胁”,都是美国国会应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自2000年成立以来,USCC几乎每年11月雷打不动,向美国国会提交年度报告,报告中不乏虚张声势的炒作内容,通篇充斥着对中国发展的戒备与敌视,素有中美关系“麻烦制造者”之称。中方多次指出,USCC一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其发布的报告充斥着虚假信息、恶意诽谤与无端抹黑,毫无事实依据,其本质是通过人为制造中美经贸、科技领域的对立,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中方强调,这种以遏制他国发展为目的的举措,最终不仅会阻碍中美多领域的正常合作,还会打乱全球既有的经济协作秩序,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