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次高市早苗的恶劣挑衅,这是美国和日本协同的结果!中美贸易战

洛风阐社会 2025-11-17 12:08:56

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次高市早苗的恶劣挑衅,这是美国和日本协同的结果!中美贸易战刚进入休兵状态,高市早苗就在台湾问题上挑事,这种无缝衔接,很难不让人起疑心。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而言,外界普遍预期明年四月份特朗普访华,中美必谈台湾问题。 根据美国国务院数据,2023年对台军售总额达23亿美元,比2022年暴涨45%,光是“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就卖了10亿。 这些武器倒不是真要帮台湾“自卫”,而是像给赌徒发筹码——赌的就是台当局会拿着这些装备往火坑里跳。 就像2022年佩洛西窜台前,美国先默许台当局把“汉光演习”搞成“反攻预演”,等大陆反应激烈了,再假惺惺地出来“澄清”。 特朗普政府的操作更绝,表面上喊着“不支持台独”,背地里却给日本松绑。 2024年美日修订《防卫合作指针》,允许自卫队介入台海“突发事态”,这等于给高市早苗的挑衅披上“合法外衣”。 更狠的是技术捆绑——美国默许日本发展远程导弹,2025年日本防卫省预算里,射程2000公里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研发经费暴涨300%。 这些导弹摆明了是给台当局壮胆,就像给赌桌上的庄家发了一副透视牌。 在中美博弈的牌局里,台湾从来不是棋手而是棋子。 2023年中美贸易额突破7000亿美元,但半导体进口额就占了1800亿,其中台积电代工的芯片占美国进口量的65%。 特朗普政府宁可让日本冲在前面放狠话,自己躲在后面数钱,这种“离岸平衡”策略玩得比冲绳美军基地的无人机还熟练。 就像2024年中美芯片战白热化时,美国一边对长江存储加征200%关税,一边默许台积电给华为代工5G芯片——左手打右手,右手数钞票。 不过东京这回玩得有点过火。 高市早苗把台湾问题包装成“日本存亡危机”,摆明了是想复制安倍晋三的“价值观外交”,但现实是日本对台军售占其国防预算的12%,而台湾对日贸易逆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 这种不对称依赖就像日本汽车厂商一边骂中国新能源车,一边把混动技术卖给比亚迪——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台协会(AIT)2025年报告显示,台当局对美军购的装备中有38%根本无法融入美军作战体系,就像给日本自卫队配备的F-35B,超音速巡航时连冲绳基地的雷达都锁不住。 这种“表面兄弟情”下,藏着的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饕餮胃口——2024年洛马公司光是卖给台湾的“爱国者”导弹,利润就超过其在华汽车业务全年营收。 在中美博弈的棋盘上,台湾问题就像德州扑克里的“河牌”,不到最后一刻永远猜不透底牌。 特朗普政府深谙此道:2025年5月中美关税谈判前,先让日本在台海搅局,把大陆的注意力引向东海,自己则趁机在半导体、稀土领域加紧收割。 就像2023年中美光伏关税战期间,美国商务部突然松口允许台积电为英特尔代工芯片——打一巴掌揉三揉,既敲打对手又安抚盟友。 但这种“战略投机”风险不小。 2024年解放军环台军演时,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直接抵近日本冲绳海域,东风-21D导弹的射程覆盖整个琉球群岛。 这就像在赌桌上亮出底牌:你敢把台湾当筹码,我就敢掀了赌桌。 更狠的是经济反制——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量暴跌62%,直接导致日本电子产业库存告急,索尼不得不停产PS6三个月。 说到底,美日这场“双簧戏”演得再热闹,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事实。 就像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歼-20战机首次进入台湾海峡中线,用实际行动告诉某些人:在1949年划定的红线前,任何政治操弄都是自欺欺人。 如今高市早苗的挑衅,不过是给历史进程添了点插曲,就像电影里的反派总爱在主角登基前跳梁——热闹过后,该落幕的还得落幕。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