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角斗愈演愈烈,韩国悄悄站队,叫停韩日联合演练 中日外交角斗愈演愈烈之际

史鉴奇谈 2025-11-19 08:11:55

中日外交角斗愈演愈烈,韩国悄悄站队,叫停韩日联合演练 中日外交角斗愈演愈烈之际,韩国悄悄作出了选择。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李在明政府宣布将东北亚三国的叫法明确定为“韩中日”。此前,尹锡悦执政时期,为了凸显和日本的亲近,一度将其改为“韩日中”,其实“韩中日”才是惯用说法。   别看这只是三个字的位置调换,背后的战略信号可一点都不简单。   尹锡悦执政那会儿,为了抱紧美国大腿,在对外政策上彻底倒向日本。他不仅在芯片、半导体、军演等问题上紧跟美日步伐,还在多边外交场合刻意把日本排在中国前面,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也跟着美国起哄。   这种“亲日远中”的姿态,让韩国在中美博弈中彻底失去了回旋空间。结果呢?中韩高层互动减少,经贸合作受阻,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连半导体这种传统优势产业都开始感受到压力。   李在明上台后,很快就意识到尹锡悦这套玩法行不通。他清楚,韩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中国连续21年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给韩国带来大量顺差。   要是为了讨好日本而得罪中国,那简直是自断财路。更关键的是,日本最近在台湾问题和独岛问题上的挑衅,让韩国也感受到了威胁。   高市早苗刚上台就敢在两个邻国的核心利益上踩雷,这种“到处点火”的作风,让韩国不得不重新评估日韩关系的可靠性。   于是,李在明政府选择了一个更务实的策略:在中美日之间找平衡。调整外交称谓只是第一步,紧接着,韩国就开始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向中国释放善意。   10月份,中韩重启了多个层级的外交沟通机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互动明显增多。   亚运会期间,韩国代表团还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对中方的友好态度,这些细节虽然不大,但拼接在一起,就能看出韩国想要重新稳住中韩关系的意图。   韩国的这一转变,其实也跟日本最近的激进行为有关。高市早苗上台后,不仅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还在军事扩张上动作不断。   日本防卫省最新《东亚安全评估》显示,其“西南诸岛防卫预算”激增42%,其中与那国岛距台湾仅110公里,这种军事部署明显是针对中国。   更让韩国不安的是,日本还在独岛问题上重新挑起争议,扩建“领土主权展示馆”,更新展品,继续宣扬对该岛的主权主张。   这种在两个邻国核心利益上同时踩雷的行为,让韩国彻底看清了日本的战略意图——日本根本不是在寻求合作,而是在试图通过挑衅邻国来提升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韩国选择了一条更聪明的路:既不彻底倒向美国,也不盲目追随日本,而是通过调整外交称谓、重启中韩合作等方式,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韩国不再打算沿着尹锡悦时期的亲日路线走下去,而是要回归外交平衡的正道,重建与中国的稳定沟通渠道。   这种转变,对中韩关系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中韩经济高度互补,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的规模超过千亿美元。   要是中韩关系持续紧张,韩国经济肯定会遭受重创。而日本最近的激进行为,反而成了推动韩国调整外交策略的催化剂。   当然,韩国这次调整称谓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中韩关系要实现实质性改善,还需要在经贸、安全、人文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看似微小的顺序变化,已经为中韩关系的回暖打开了突破口。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东北亚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韩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跟中国搞好关系,才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