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三打一,对日本发出警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正式发出警告,日本继续发展中程导弹

波览历史 2025-11-19 11:13:15

中俄朝三打一,对日本发出警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正式发出警告,日本继续发展中程导弹,允许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威胁,北京,平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安全。那么,俄罗斯将重新审视核打击战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在国会答辩中抛出争议言论,声称“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冲突。   另外,她对日本坚持半个多世纪的“无核三原则”态度模糊,被指试图为美国核武器部署打开大门。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负责人瓦列里·基斯塔诺夫指出,日本购买400枚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若再允许美国部署核武器,将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   11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公开批评日本“复活冷战思维、推动修正主义军事路线”,俄方随后将30名日本公民列入入境黑名单。   朝鲜的反应更为激烈。朝中社发表评论,直指日本为“千年宿敌”,警告其军事扩张图谋将遭遇“血的清算”。   朝鲜社会科学院还专门召开历史学术会议,历数日本历史罪状,并将当前日本政府行为与殖民历史直接关联。   此外,中国通过多种渠道表明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若武力介入必将遭“迎头痛击”。   11月17日,中国军号以英文发布消息,明言“干预台海将导致日本全国遭遇打击风险”,《解放军报》更是罕见警告,如果日本政府武力干预台海,“全日本沦为战场将不再是假设”。   高市早苗的政策取向有着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她上任后迅速提出将原定2027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2%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完成,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   这些举措与其在国会质询中关于“无核三原则”的模糊表态相呼应,被解读为系统性突破战后体制的尝试。   军事层面的对抗已从言论走向行动,11月10日起,中国海军编队穿越日本九州以南的大隅海峡,官方通报罕见使用“战备巡航”表述,与此同时,东部战区在黄海中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展示了对日本目标的远程覆盖能力。   俄罗斯也加强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特别是在千岛群岛的防御部署。 近年来,中俄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的联合巡航频次不断增加,并已形成高层安全沟通机制,朝鲜在战略上高度依赖中俄支持,其激烈反日言论与中俄的外交警告形成了互补的威慑体系。 这种三方协同表明,日本面临的不是孤立的外交抗议,而是系统的战略反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指出,日本右翼误判了亚太地缘格局:其挑衅行为正促使地区力量重组。中俄可能强化联合巡航、能源控制等反制措施,朝鲜则可能加强不对称打击能力。   日本右翼势力推动的“核共享”计划,表面上是为日本提供核保护伞,实则隐藏巨大风险。   日本不需要自己拥有核武器,只需开放基地、放松立法,美国就能实现“零成本前置核威慑”,这与北约在欧洲的模式如出一辙,但这种策略将使日本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一旦冲突爆发将首当其冲。   历史上,美国曾在日本冲绳部署超过1300件核武器,直到1972年行政管辖权移交才撤出。   如今,随着美国F-35A战斗机获得携带B61-12核弹认证,日本若修改“无核三原则”,很可能效仿英国做法,引进F-35A战斗机用于执行核打击任务,这种趋势将根本性改变东亚战略平衡。   若日本继续挑衅,东亚可能形成“中俄朝对冲美日韩”的阵营对立,破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最主要的,中国已明确表示,一旦日本出兵干预,其本土所有军事设施将成为第一轮打击目标。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对日本腹地打击时间不超过10分钟,歼-20战机可封锁本州补给线,海基火力平台能削弱日美指挥系统,这意味着日本没有任何“安全腹地”可言。   11月19日的东京街头,不少市民对当前局势表示担忧。一位退休教师表示:“政治家们应该更多考虑民生问题,而不是将国家带向危险边缘。”这种声音反映了日本社会对高路线的普遍疑虑。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下降0.3点,连续两个月恶化。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导致的市场不确定性有关。   面对三国联合警告,日本政府需要认清一个基本现实:东北亚安全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单边威慑政策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唯有摒弃冷战思维,尊重邻国核心利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