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空军和北海舰队霸气喊话:枪已上膛剑已出鞘,我们时刻准备打胜仗! 11月17日,中部空军发布视频:枪已上膛剑已出鞘,我们时刻准备打胜仗!同时,北海舰队官号,也发布视频,视频配音也是类似意思,我已经把子弹推上膛,时刻准备战斗! 中部空军和北海舰队的霸气喊话绝非空喊口号,而是对当下复杂周边局势的直接回应,更是自身硬实力与常态化备战状态的自然流露。 2024年的南海局势早已不是风平浪静,菲律宾在仁爱礁、仙宾礁等海域的挑衅性行动超过25次,还通过国内立法试图固化非法利益,背后则有美国主导的多边安全机制撑腰,不仅常态化开展抵近侦察,还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发射系统。 日本也凑热闹通过贷款向菲律宾提供大型巡逻船,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让自卫队能随时进入菲律宾,这些势力里应外合,就是想在我国周边制造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军队的喊话更像是一种明确的信号,告诉那些试图搅局的力量,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绝不容侵犯,任何挑衅都将迎来强硬回应。 这种底气首先来自于实打实的装备升级,中部空军如今的阵容早已今非昔比,歼-20s双座隐身战斗机具备重塑战场规则的能力,搭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空警-500a预警机,远程机动和联合指挥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被称为“空中战神”的轰-6k轰炸机,远距离奔袭、防区外打击不在话下,形成了从预警到打击的完整空中作战体系。 北海舰队作为守护海疆的重要力量,舰艇编队的实战能力也在持续强化,2025年5月北部战区海军组织黄石舰、秦皇岛舰、张家口舰开展的实战化训练中。 舰艇编队不仅能应对“浮雷”爆炸、舰艇起火等特情,还能在“敌”机采取战术规避的情况下,通过发射干扰弹、防空导弹等协同动作完成防空防御,甚至开展对潜搜索的“猎鲨”行动,这种多科目、高难度的训练已经成为常态,让舰艇编队在复杂海况下的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而装备的先进只是基础,军人时刻紧绷的战备弦才是关键,国防部早就明确,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2025年作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全军上下都在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中部空军的飞行员全年训练时长大幅提升,从基础的起降、格斗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联合对抗,每一个科目都瞄准实战,确保一旦接到命令就能快速升空、精准打击。 北海舰队的舰艇更是常年在相关海域开展战备巡航,无论是高温高湿的南海,还是寒冷多风的北海,官兵们都在全天候坚守岗位,雷达飞旋、声呐探波,时刻监控海空态势,就像2024年应对菲律宾非法船只冲撞时那样,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第一时间处置突发情况。 这种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背后是整个国防体系的全面支撑。 运-20a、运-20b运输机组成的运输机梯队,让规模化战略投送成为可能,无论哪里需要,兵力和物资都能快速到位;运-9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等特种机型的列装,让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任何潜在威胁都难以遁形;加受油机梯队与歼-20、轰-6n的搭配,更是让战机的作战半径大幅延伸,具备了更远距离的作战能力。 这些装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空中到海上,从侦察到打击,从投送到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确保一旦有事就能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战斗力。 那些觉得靠着外部势力就能在我国周边耍威风的角色,怕是没算清楚解放军的备战账。 他们以为搞点多边演习、部署几样先进武器就能施压,却忘了中国军队的发展速度和实战准备的充分程度。 2024年我们成功阻止菲律宾在仁爱礁修建永久性设施,挫败其试图实控仙宾礁、重返黄岩岛的行径,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 如今中部空军和北海舰队的喊话,不过是把这种决心和能力更直白地展现出来,枪已上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导弹已经瞄准目标、战机已经加满燃油、舰艇已经进入阵位的真实写照;剑已出鞘也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经过无数次实战化训练、用先进装备和过硬技能铸就的底气。 在国际博弈日益复杂的今天,军队的强硬姿态恰恰是维护和平的必要手段。 只有让那些挑衅者清楚地认识到,挑衅中国的代价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其冒险冲动。 中部空军和北海舰队的喊话,既是对国内民众的承诺,告诉大家有强大的军队守护,不必为国家安全担忧;也是对外部势力的警告,不要误判中国的决心,不要低估中国军队的实力。 这种刚柔并济的态度,正是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担当,毕竟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的势力,才能为国家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军队时刻准备打胜仗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