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总想侵略中国呢?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给出了答案!在前段时间,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表示,当时日本对清朝发动甲午中日海战,从清朝掠夺了两亿三千万白银,才使得日本走向了明治维新的道路。 日本这个岛国,打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把中国当成了“提款机”和“跳板”,这种执念都快刻进DNA里了。 要说日本为啥非盯着中国,得先看看他们那地儿啥条件。日本列岛四面环海,地震火山轮番上阵,耕地少得可怜,矿产资源更是稀缺。 明治维新前,他们连铁钉都得从中国进口,这种“穷怕了”的危机感,逼得他们必须往外抢资源。就像石破茂说的,甲午战争那笔赔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直接让日本从农业国蹦进了工业国。 可这钱烧得快啊,赔款到手才8年,日本就又盯上了中国东北的煤矿和铁路,1904年日俄战争,表面打俄国,实际是想把中国东北变成自己的“后花园”。 更绝的是,日本这套“抢劫致富”的路子,还成了他们的“国策模板”。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专门制定了“大陆政策”,明确写着“先占朝鲜,再吞中国,最后称霸世界”。 这哪是战略规划?分明是赌徒的“翻倍下注”逻辑——第一次抢两亿,第二次就得抢更多,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反正已经尝过甜头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自己都承认,炸铁路是假,找借口占东北是真,为啥?因为东北有中国70%的煤炭、80%的铁矿,还有日本急需的粮食和劳动力。这种“抢劫-变现-再抢劫”的循环,就像吸毒一样,让日本越陷越深。 可日本为啥非揪着中国不放?说白了,中国是离他们最近的“大肥羊”。19世纪末,中国虽然衰落,但地大物博,人口是日本的10倍,资源更是日本想都不敢想的。日本要是去抢东南亚,得先过英国、法国的殖民地; 去抢西伯利亚,又得跟俄国硬碰硬。只有中国,当时正被列强撕扯,清政府软弱可欺,民间又缺乏组织,简直是“最佳抢劫对象”。 就像石破茂提到的,日本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再到九一八事变,每次都能从中国捞到好处,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买卖,换谁都得上瘾。 不过,日本这赌徒心理,也藏着致命的短视。他们总以为抢了中国就能称霸亚洲,却忘了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底蕴和强大的民族韧性。 甲午战争后,中国虽然赔了钱,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越来越激烈。 日本呢?越抢越疯,1937年全面侵华时,居然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结果被拖进了战争泥潭。更讽刺的是,他们抢来的资源,大部分都砸进了战争机器——比如从中国抢的3.1万吨黄金,最后全用来造飞机大炮,结果还是被中国人民的持久战耗得精疲力尽。 说到这,就得提提石破茂的另一层意思了。他虽然承认日本从中国抢了钱,但绝口不提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强征数百万中国劳工,这些血债,哪是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能抵消的? 日本战败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了7名甲级战犯绞刑,可直到今天,日本右翼势力还在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这种“赢了抢钱,输了装傻”的做派,才是日本最可恨的地方。 再看看现在,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但军事上还是紧抱美国大腿,政治上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幽灵未散。他们为啥不敢正视历史? 因为一旦承认侵略,就得面对一个现实——当年靠抢劫起家的“强国梦”,本质上是建立在中国人民的苦难之上的。这种不光彩的过去,就像一块烫手山芋,拿在手里烫手,扔掉又舍不得。 说到底,日本总想侵略中国,根源在于他们的岛国心态、资源焦虑和赌徒逻辑。可历史早就证明,靠抢劫发家的,终究走不远。 中国从甲午战争的屈辱,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再到今天的崛起,用实力告诉世界:尊严不是抢来的,是靠自己挣来的。日本要是真想跟中国打交道,先得把历史账算清楚,别再拿“赌国运”那一套糊弄人——毕竟,现在可不是1894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