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8日凌晨,老山前线笼罩在浓雾中,陈洪远所在的118团1营执行穿插

轩叔观察 2025-11-19 16:13:36

1984年4月28日凌晨,老山前线笼罩在浓雾中,陈洪远所在的118团1营执行穿插任务时,遭遇越军猛烈炮火队伍被冲散,这位22岁的贵州籍班长在能见度不足十米的丛林里与连队失去联系后,没有选择后撤,而是朝着交火最激烈的方向继续前进。[谢谢] 在摸索前进约两小时后,他发现一处被铁丝网环绕的越军阵地,凭借单兵作战素养,他悄悄剪开铁丝网潜入,听到坑道内传出谈话声,他果断投掷手榴弹后冲入扫射,首轮交火击毙7名敌人,清理战场时,又在相邻掩体内发现4名正在休息的越军士兵,随即将其消灭。 最关键的战机出现在他听到电报声后,判断出这是指挥所位置,陈洪远迅速投入手榴弹,在爆炸后冲入洞内,他不仅击毙三名军官,更果断摧毁电台和文件,这一行动使该区域越军失去指挥系统,为后续我军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激战中陈洪远左眼被流弹击中,手腕也被弹片划伤,他用急救包简单包扎后,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继续作战,随后三天他与三名遇到的伤员在丛林中相互扶持,靠野果和雨水维持生命,直至被搜救部队发现,由于战地医疗条件有限,他的左眼最终失明。 战后经过严密核查,确认陈洪远独自摧毁越军一个连指挥部毙敌16人,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特别值得记录的是,他在双目受伤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战术思维,不仅有效组织伤员转移,还完整带回了缴获的敌军文件。 陈洪远伤愈后继续在部队服役,将实战经验传授给年轻官兵,他的故事展现了真正的勇气,当陷入绝境时,对职责的坚守比一时的英勇更为重要,这种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判断力,灵活运用单兵战术的能力,至今仍是陆军院校研究的经典案例。 每段英雄事迹都是理解战争历史的独特窗口,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远比传奇故事更值得被铭记。 看了“孤胆英雄”陈洪远的故事,网友说“这才是真正的顶流,一个人端掉敌人指挥所毙敌16人,想到现在某些明星划破手指就上热搜,英雄才该被追捧。” 很多人被老英雄战后低调的生活所感动,“英雄退役后拒绝专车,一家三口挤在40平小屋,还把分房机会让给别人,这种奉献精神现在太难得了看哭了,” “以前总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看到陈爷爷用残疾的手教新兵射击,才发现英雄就在身边,是真正该追的星!” 军事爱好者分析“关键是他打掉了越军的连指挥部,这直接导致敌军通讯瘫痪,为我军主力进攻创造了重要条件,这才是真正的‘一剑封喉’。” “英雄晚年坚持到学校讲国防教育课,就是希望年轻人别忘历史,我们刷短视频时,也该花几分钟听听这些真实故事,” “他失去左眼后说‘能活下来不是因为准是因为不怕’,这句话值得一辈子品味!” 如果有机会向这位“孤胆英雄”提问,你最想了解他当时的哪个细节?是独自面对敌人时如何克服恐惧,还是战后如何适应平凡生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信源:中国军网

0 阅读:36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