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阿桂率兵到甘肃后,给乾隆帝写信发牢骚说今年的雨水太多。乾隆大为震惊

武某人 2025-11-19 16:22:22

大学士 阿桂 率兵到甘肃后,给 乾隆帝 写信发牢骚说今年的雨水太多。乾隆大为震惊,因为甘肃的官员上报是连年干旱,并向朝廷要了不少赈灾的银子。乾隆下令调查,竟牵出了贪腐大窝案。 阿桂驻扎甘肃时带到一封密奏,上面写明:甘肃山区自二月起连降惨雨,道路泥泞,补给困难,军队无法推进。他发现眼前景象与甘肃省府此前报告的“连年干旱、官仓告急”严重不符。阿桂犹豫之后决定越过地方官报告,直接上书乾隆。当消息抵达北京时,乾隆立即指派阿桂协同和珅调查。 调查揭开的首先是此案的制度根源。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在乾隆三十九年提出恢复“捐监”制度,建议由读书人向官府捐粮换取国子监监生资格。乾隆虽有保留,但仍批奏,并强调必须“粮实入库”。 但王亶望将捐粮转为捐银,县令按灾情配额报灾,再由知府、州厅上下分赃,此中链条从县知到布政使再至总督皆有参与。官仓则用木板底部加少量粮蔬,仅作障眼。阿桂查仓那日,粮堆上看如实、高如山,其下却几近空虚。 在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期间,甘肃政府形成有效利益共享系统:布政使王廷赞接替王亶望后并未肃清制度,反而将捐银权集中于兰州知府手中,使捐监—冒赈—官仓空置成为规范。陕甘总督勒尔谨亦冷眼旁观,实际上知情同谋。此系统能维系七年,正因每一个环节皆有利润,卸责难行。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阿桂带兵分三路直入州县粮仓,不给提前警示。第一日便查出:“粮仓堆满却下空如悬”。那晚仓丁供出整个链条:县官按定额报旱灾、知府审核、布政使核准、一层层提成。和珅在北京亦已发报告:“甘肃雨连月,民田润泽。”与地方官报旱灾形成鲜明反差。乾隆见此震怒,下令肃案。 案发之后,王亶望、王廷赞、勒尔谨被严惩: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王廷赞绞死;勒尔谨被赐自尽。此外56名官员被处斩,46人流放。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另一案:闽浙总督陈辉祖利用查抄王亶望家产时侵吞珍宝,亦被处死。甘肃官场几乎无人清白。 乾隆命令阿桂暂停对叛乱的军事进攻,转为钦差钦员,全面查办。甘肃不仅成了“旱象”造假的大本营,也成为乾隆治下反腐的一次大考。朝中上下震动:地方大员再不能任意包裹赈灾银粮,皇权亦借此重塑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机制。 但案子结束时,并未彻底消除甘肃灾情报告与官仓核查间的紧张。甘肃继续作为边陲省份,其财政、粮食、灾情仍受制于中央、军务、地方三重压力。王亶望案结束后,甘肃的权势结构虽被打破,但残余势力仍在。

0 阅读:1280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2
2025-11-20 00:40

[赞][赞][赞]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