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23年6月,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对中国最危险的不止战争。大家最近可能刷到俄媒的警告,说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可能被美西方联盟全方位围攻,但其实比炮火更要命的,是这事给中国发展埋下的连环坑。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科学家模拟解放军海军针对假想“联盟”的全面战争场景) 先说说俄媒为啥这么说。他们见过乌克兰冲突里西方的套路,现在这套打法正往亚太搬。 军事上的包围已经有苗头了,日本2025年的防卫白皮书直接把台海列为重点,要在西南岛屿部署导弹;菲律宾刚和美国签了新协议,让美军用更多基地,南海巡逻次数都翻倍了。 南边不省心,西边也有动静。印度在拉达克边境忙着修路建机场,越南在南海岛礁上动作不断。美国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军演,模拟的就是针对中国的场景。 这一圈围下来,就像俄媒说的,咱们得分散精力应对多线压力。 但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咱科普个关键逻辑: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只靠枪炮了,经济金融战才是“软刀子杀人”。 俄罗斯被制裁的经历就是例子,卢布暴跌、进口受阻,日子有多难大家都知道。俄媒担心,这套会原封不动用到中国身上。 比如SWIFT系统,这是全球跨境支付的“主干道”。欧洲智库2024年的报告就提到,西方可能切断中国部分金融机构的接入。 到时候,咱外贸企业收付款都成问题,中国制造卖不出去,工厂开工率一降,失业率肯定跟着涨。 还有美国手里的中国国债,要是他们大规模抛售,人民币汇率会剧烈波动,股市也得跟着震荡。 但咱早有防备,2025年3月刚施行的《反外国制裁法》实施规定,就是专门对付这种“经济讹诈”的。之前制裁美国13家军工企业时,直接冻结他们在华资产,让这些企业订单暴跌,这招已经试过水了。 不过那是小规模的,真要是全面制裁,压力确实不小,咱得提前做好准备。 更隐蔽的是信息战。西方媒体在乌克兰冲突里撒过的谎,现在开始往中国身上套。 社交平台上动不动就有“中国军队行动”的假消息,台湾那边还在推分裂言论,甚至有些影视游戏里都夹带反华内容,目的就是搅乱人心。 可能有小伙伴问,咱就没反击的招吗?当然有,而且牌面硬得很。俄媒都点赞的稀土牌咱先不说,光是2025年刚落地的《反外国制裁法》实施规定,就给咱装了“金钟罩”。 里面明确说,西方敢搞歧视性限制,咱就有权冻结他们在华财产、禁止交易,之前美国一家军工企业想在华卖零部件,直接被拒之门外,这就是硬气。 军事上咱也不是软柿子。去年153架军机绕台创纪录,东部战区的军演直接模拟包围,就是亮明实力。 但俄媒提醒得对,多线作战消耗大,所以咱在发展导弹和网络能力,就是为了集中力量破局。 外交上的布局也在起效。2025年中俄深化了能源协议,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每天输送的天然气,够北方10个城市取暖用,咱的能源依赖降了不少。 “一带一路”上的生意更红火,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现在一半销往东南亚,比卖给欧洲赚得还稳,这就对冲了西方制裁的风险。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接炮轰美国在亚太搞“军事小圈子”,帮咱分担了不少压力。 不过咱得清醒,有些坑得慢慢填。比如芯片领域,虽然国产28纳米芯片能满足大部分家电需求,但高端芯片还得攻关。 我做电子外贸的朋友说,现在他们都优先用国产芯片,哪怕成本高一点,也是在为技术突破攒力气。 这里说句实在话,美西方就是想拿台湾当“诱饵”,把咱拖进冲突里。他们算准了咱要发展,就想靠围堵打断咱的节奏。 但他们忘了,咱中国人最会在压力下翻盘,当年被卡脖子搞出两弹一星,现在也能搞出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支付系统。 咱普通人能做啥?别被网上的假消息带偏,看到“中国军队异动”这种谣言直接举报。买东西时多看看国货,我妈最近换手机选了国产牌子,拍照清晰还便宜,不比外国货差。 每个人的小支持,凑起来就是国家的大力量。 俄媒的警告不是制造焦虑,是给咱提个醒。炮火再猛,咱有航母和导弹顶着;经济战再狠,咱有法律和内循环扛着;信息战再毒,咱有清醒的头脑防着。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百年前任人拿捏的样子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美西方的包围圈再紧,也挡不住中国往前走的脚步。他们越是围堵,咱越要拧成一股绳。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不管是军事围堵还是经济陷阱,咱都能一一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