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出了件大热闹,朝鲜直接跟日本撕破脸,当众喊出“千年宿敌”这四个字,把几

绾玉说 2025-11-19 22:07:47

最近国际上出了件大热闹,朝鲜直接跟日本撕破脸,当众喊出“千年宿敌”这四个字,把几百年的血泪账全扒了出来,网友看完直接炸锅,这波真不怪朝鲜硬气。 11月12日,朝鲜没搞什么例行喊话,而是出人意料地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此绝非寻常外交辞令。台下就座者,皆是朝鲜社会科学院之研究员、历史博物馆之副馆长,还有金日成综合大学之学者,个个造诣不凡。他们并非徒托空言,而是携带着严谨、专业的学术论文而来,以扎实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底蕴,展现出对所探讨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真知灼见。 这场由官方媒体全程报道的会议,目的只有一个:系统性地声讨日本。会上,一个沉甸甸的词被正式抛出——“千年宿敌”。通过这种“学术包装”,平壤显然希望给自己的政治立场,赋予一种无可辩驳的历史厚重感和权威性,也果然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们所翻开的,乃是一本经悉心清算的历史账本。往昔岁月的种种过往,皆在这账本中一一呈现,似无声诉说着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控诉的维度清晰得吓人,直指一个民族最痛的地方。首先是文明的存续。他们控诉,早在16世纪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时,朝鲜无数寺庙宗庙就被付之一炬。步入近代殖民阶段,诸多珍贵文物惨遭系统性洗劫,大量被掠夺至日本。这段历史,是文物的劫难,更是民族伤痛的深刻印记。此等行径,岂止是抢夺财物?实乃妄图斩断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其恶劣程度令人发指,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公然践踏与无情毁灭。 紧接着是对民族身份的改造。在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日本妄图从根源处彻底抹去朝鲜的历史印记,其行径粗暴而决绝,尽显对朝鲜文化的恶意践踏与侵略野心。大约80万人被迫放弃自己的姓名,改用日本姓氏。在特定历史阶段,朝鲜语教学遭遇严苛限制,发展空间被极大压缩。与此同时,日语却被强行推上“国语”之位,沦为殖民统治文化侵略的工具。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日本竟大肆鼓吹“日韩同祖论”等说辞,不遗余力地推行那彻头彻尾的奴化教育,妄图从思想上奴役他国。 最为残酷血腥的指控,最终聚焦于对生存权的无情剥夺。那一串串冰冷数字,其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毁灭,令人痛心疾首。彼时,朝鲜七成肥沃良田惨遭强制没收,转而分配给日本移民。不仅如此,每年逾六成的粮食亦被源源不断运往日本本土,朝鲜民众在这般掠夺下苦不堪言。直接后果令人痛心疾首,超过三百万朝鲜民众因种种困境陷入绝境,在饥馑中悲惨离世。与此同时,约七十八万青壮年被强行征至日本,他们被迫在煤矿等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从事苦役,承受着非人的折磨。 平壤的逻辑,并不仅仅是“秋后算账”。他们匠心独运,将往昔沉淀的“旧恨”,与日本当下滋生的“新仇”紧密捆绑,以一种巧妙之姿,让新旧仇恨交织碰撞。朝鲜方面指出,往昔潜藏于日本的侵略基因,在岁月流转中并未消弭,如今似有再度显现之象,于当下的日本身上重现其旧日的狰狞。他们罗列了一连串动作:将防卫预算目标提至GDP的2%;妄图谋求“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还计划为宙斯盾驱逐舰配备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而连接新仇旧恨的关键点,就是像高市早苗这样的日本政治家。高市早苗曾提议与朝鲜领导人会晤,就所谓“被绑架日本人”问题展开讨论。然而,她却公然否认日军在战争期间迫害女性的历史,这种行径不仅罔顾事实,更暴露其对历史的不尊重。朝鲜认为,正是这种拒不认错的态度,揭示了日本军事化的思想根源。在朝鲜看来,日本正撕下“和平国家”的面具,妄图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 所以,这场声讨大会,远不止是说给日本听的。这更像是一次精心布局的多方喊话。首先是对日方直接摊牌:清算历史旧账是所有对话的绝对前提。这一下子就把球踢给了东京,让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举行朝日首脑会晤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朝鲜由此在外交上变被动为主动。 与此同时,朝鲜也没有忽略半岛南边的邻居。几乎在同一时间,韩国也因为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问题,召见了日本使馆官员表示抗议。这很难说只是巧合,或许朝鲜也在试图唤起整个半岛对日本的共同警惕,从而分化正在走近的美日韩同盟。 在全球大国博弈的背景下,这番强硬表态也是做给世界看的。面对美日韩持续的压力,朝鲜用这种方式向中俄等战略伙伴展示自己毫不妥协的立场,以此来稳固自己的阵营,寻求战略平衡。 说到底,朝鲜是把尘封的历史档案,锻造成了一件锋利的现实政治武器。通过这场精心编排的叙事,它对内凝聚了人心,对外施加了压力。但这种以历史仇恨为基石的强硬姿态,也让朝日关系坠入了更深的冰点。只要一方坚持“清算历史”为前提,另一方继续回避,这条死结就永远解不开,而地区上空的阴云,恐怕也难以散去。

0 阅读:0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