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个走江湖的男子故意让毒蛇咬自己的舌头,等蛇释放完毒素后,他一口咬下蛇头,周围的人都惊在原地......此人就是被克林顿称为“东方蛇医”的季德胜,祖上四代专治毒蛇咬伤,只不过他的独门绝学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主要信源:(中医中药馆——追忆蛇医季德胜) 1955年夏天,江苏南通的集市上热闹非凡。 烈日当空,蝉声阵阵,赶集的人们挤在狭窄的街道上。 突然,人群中央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汉子,正徒手抓着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 这条蝮蛇足有小孩胳膊粗,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个汉子就是当地有名的"蛇王"季德胜。 在众人惊恐的注视下,他竟然主动把手指伸向蛇口。 毒蛇猛地咬住他的指尖,毒液迅速注入。 周围响起一片惊呼,有人吓得直往后躲。 但季德胜面不改色,待毒蛇松口后,利落地咬下蛇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布包里是他特制的药饼,黑乎乎的,散发着草药的特殊气味。 他掰下一小块含在嘴里,不一会儿,被咬伤的手指就开始消肿。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这样的场景在当地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季德胜出生在宿迁一个贫苦的农家,从小跟着父亲上山采药。 家乡多蛇,经常有乡亲被咬伤。 季家祖上就传下来一套治蛇毒的秘方,靠着这个,救活过不少人的性命。 小时候,他常常看父亲如何辨别各种毒蛇,如何配制解药。 那些长在山沟里的寻常草木,经过父亲的巧手,就成了救命的良药。 年轻时的季德胜不满足于祖传的那点本事。 他四处拜师学艺,把能找到的医书都翻了个遍。 为了验证药效,他没少拿自己做过试验。 有一次,为了试新配的药方,他让一条最毒的眼镜蛇咬了自己的小腿。 当时整条腿肿得发亮,但他硬是靠着自制的解药挺了过来。 抗战时期,日本人听说他有治蛇毒的独门秘方,派人来找过他好几次。 有一次,两个日本军官带着翻译找到他,许诺给他金条大洋,要买他的药方。 季德胜假装听不懂,一个劲地摇头。 日本人恼羞成怒,把他的药铺砸了个稀巴烂。 但他始终没把真正的秘方交出去。 新中国成立后,季德胜觉得是时候把祖传的本事贡献出来了。 他主动找到当地的卫生所,说要献方子。 起初人家还不信,直到他当着众人的面又表演了一次"蛇口试药",这才惊动了上面的专家。 后来,季德胜被请到南通的中医院坐诊,专门看蛇毒咬伤。 他的诊室总是最热闹的,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 有个从安徽来的农民,被毒蛇咬伤后走了几十里路来找他。 当时伤者的整条胳膊都发黑肿胀,眼看就不行了。 季德胜不慌不忙,先是用银针放毒,又敷上特制的药膏,内服外敷双管齐下。 三天后,那个农民就能自己下地走路了。 季德胜看病有个特点,就是特别仔细。 每次给病人上药,他都要先看看伤口的情况,再决定用多少药。 遇到家里穷的病人,他常常不收诊费,有时候还倒贴药钱。 他说: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看到病人好了,比什么都强。" 晚年的时候,季德胜把心思放在了研究癌症上。 虽然最终没能攻克这个难题,但他留下的蛇药方子至今还在救人。 现在医院里常用的蛇药片,基础就是他当年献出来的方子。 季德胜常说,医术不分高低贵贱,能救人就是好医术。 他这一生,从走街串巷的郎中,到受人敬重的大夫,始终没忘记学医的初心。 那些被他救过的人,至今还记得这个敢拿自己试药的"蛇王"。 他去世后,当地百姓自发为他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济世救人"四个大字。 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人来给他扫墓,其中不乏当年被他救过的人。 他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成为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