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遭受经济反制,日本政客撑不住了,呼吁中方保持冷静 据日本共同社19日报道,执政党自民党高官、政调会长小林鹰之在接受采访时称,日本政府目前还没接到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的正式通知,但如果中方确实打算实施该措施,他呼吁中方能保持冷静。 中方反制刚显威力,日本政客就先 “慌了神”!11 月 19 日,日本共同社披露,执政党自民党高官、政调会长小林鹰之在接受采访时主动 “服软”,声称日方尚未收到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的正式通知,但如果相关措施落地,呼吁中方 “保持冷静”。 这番看似缓和的表态,实则暴露了日本在经济反制压力下的焦虑,毕竟此前一系列挑衅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早已让日本相关产业岌岌可危。 小林鹰之的呼吁绝非无的放矢,而是日本经济面临多重冲击后的无奈之举。此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抛出涉台错误言论,直接触碰中方核心利益,中方随即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提醒公民避免赴日旅游、发布留学预警,而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消息更是让相关行业陷入恐慌。 要知道,中国是日本水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 年日本对华水产出口额达 1.2 万亿日元,占其水产出口总额的 38%,北海道的扇贝、宫城县的金枪鱼、冲绳的海葡萄等特色产品,超过六成依赖中国市场消化。 就在小林鹰之发声前,日本水产行业已出现明显动荡。北海道函馆市一家大型水产加工企业,刚在半个月前恢复对华扇贝出口,首批 6 吨冷冻扇贝运抵大连港后,还没来得及扩大订单,就接到中方可能暂停进口的消息,企业股价单日暴跌 12%,社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 “经营陷入绝境”。 不仅如此,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的数据显示,11 月以来,对华水产出口订单已锐减 45%,不少港口的冷冻仓库堆满待出口的水产品,部分中小企业已开始裁员减产。 除了水产行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也遭受连带冲击。中方发布赴日旅游提醒后,11 月中旬以来,中国赴日机票预订量暴跌 62%,东京、大阪、冲绳等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入住率骤降 35%,依赖中国游客的免税店销售额同比下滑 58%。 这些现实压力,让日本政客不得不正视中方反制的威力,小林鹰之的 “冷静呼吁”,本质上是希望中方放缓反制节奏,为相关产业争取喘息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小林鹰之的表态存在明显的矛盾之处。他一边呼吁中方 “保持冷静”,一边却未提及日方将撤回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也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缓和举措。 这种 “只谈诉求、不谈责任” 的态度,很难让中方接受。事实上,中方的反制措施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对日本挑衅行为的正当回应。 此前金井正彰赴京会谈时,日方明确拒绝撤回错误言论,这种强硬姿态才导致反制升级,如今面临经济压力又急于求和,显然不符合国际交往中 “相互尊重” 的基本准则。 日本国内对小林鹰之的呼吁也存在分歧。部分右翼政客认为这是 “示弱”,批评其 “损害日本尊严”;而渔业、旅游业从业者则纷纷表示支持,希望政府能尽快与中方沟通,避免产业进一步受损。 日本《朝日新闻》的民调显示,52% 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优先解决经济问题,撤回涉台错误言论以缓和中日关系,仅有 31% 的受访者支持继续保持强硬态度。这种国内舆论的分裂,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在 “政治挑衅” 与 “经济利益” 之间的两难抉择。 中方的反制措施始终保持克制,目的是敦促日方正视历史、尊重中方核心利益,而非彻底割裂经贸联系。 如果日本真想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仅靠 “呼吁冷静” 远远不够,更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撤回错误言论,停止一切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否则,中方的反制浪潮还将持续,日本相关产业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