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北方邻居大俄,没提前打招呼,也不先发通告,人家今天直接就在日本海试射导弹!

非常盘点中 2025-11-20 16:24:50

这就是北方邻居大俄,没提前打招呼,也不先发通告,人家今天直接就在日本海试射导弹!看出来了吗?这才是对付小日子的正确做法。为啥小日子从来不敢在大俄面前造次,背后可是有原因的!俄罗斯当年击溃了关东军,俘虏了几十万士兵,硬生生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去干苦力,这段痛苦早已深深刻在他们的民族记忆里。 这波操作来得正巧,前脚日本刚在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里把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说成“重大安保担忧”,后脚俄军的导弹轨迹就划过了双方有争议的海域。 有人问了,小日子对着周边不少事都爱指手画脚,咋碰到俄罗斯就秒变“乖宝宝”?这背后的门道,可比导弹轨迹复杂多了。 最先要提的,是刻在日本人骨子里的历史阴影。1945年之前,日本关东军在东北耀武扬威,号称“陆军精锐”,结果苏联红军一出手,短短一周就把这支部队揍得落花流水。 更让日本记到现在的是,战后59万日军战俘被直接拉到西伯利亚劳改,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里,他们得顶着风雪挖土豆、修铁路,不少人再也没能活着回国。 这种“一败涂地+求生无门”的记忆,可不是几十年就能磨掉的。就像现在讨论北方四岛,日本政客嘴上喊着“主权诉求”,可真到俄罗斯在岛上部署地对空导弹,他们也只能私下抗议,连实质性反制都不敢有。 历史的伤疤还没好,现实的军事威慑又往伤口上撒了把盐。俄罗斯最近在远东的动作,简直是把“实力”两个字贴在了日本家门口。 刚在10月份,俄军就把最新型的T-80BVM“喷气式坦克”部署到了远东第38独立近卫摩步旅,这种能在严寒里高速机动的装备,专门针对远东的气候环境,未来还要装备120辆。 更别提海军了,这次试射“口径”导弹的潜艇,能在水下潜伏数月,神出鬼没的特性让日本的反潜系统防不胜防。 之前日本海岸警卫队在争议海域乱开枪,结果俄军立马启动紧急预案,反舰导弹部队全员到岗,雷达24小时开机,吓得日本赶紧解释“只是演习”。这种“你敢动嘴,我就亮家伙”的硬气,正是日本最忌惮的。 光有硬拳头还不够,俄罗斯手里还攥着日本的“能源命门”。别看清日本跟着美国喊制裁,真到涉及自身利益时,它比谁都拎得清。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近9%,三井、三菱这些大企业还在俄罗斯“萨哈林2号”项目里有大笔投资。 之前美国逼日本停购俄能源,首相高市早苗直接硬顶,说“禁止进口难度太大”,说白了就是怕断供后电价飞涨,老百姓闹翻天。这种“经济上离不开”的软肋,让日本根本不敢跟俄罗斯撕破脸。万一俄真的掐断能源供应,别说工业生产,连老百姓过冬都成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G7内部的“塑料兄弟情”。日本总想着靠美国撑腰,可真碰到俄罗斯,美国跑得比谁都快。毕竟俄罗斯的核力量摆在那,美国可不想为了日本的“面子”跟俄硬碰硬。 上次俄军在日本专属经济区试射导弹,日本找美国诉苦,结果美国只说了句“密切关注”,连句谴责的话都没说。 反观俄罗斯,根本不吃“盟友抱团”那套,你敢在白皮书里点名,我就敢在你家门口试射导弹,这种“直击痛点”的反击,比一百句抗议都管用。 说到底,日本在俄罗斯面前的“怂”,本质上是实力差距下的清醒。历史上被打怕了,现实中军事、能源都被牵制着,所谓的“盟友”又靠不住,就算心里再不服气,也只能乖乖收敛。 这次俄罗斯的导弹试射,就是给日本提了个醒:别总跟着别人煽风点火,真碰到硬茬,没人会替你出头。 这事儿也戳破了一个真相:国际社会从来都是凭实力说话。日本要是真有底气,就不会在俄军试射后只敢呼吁“确保航运安全”。 要是真不怕俄罗斯,就不会一边喊着“北方四岛主权”,一边看着俄军在岛上部署装备却无动于衷。小日子的算盘打得再精,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能是白忙活。

0 阅读:0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