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部要求:对中国讲话温柔些! 高市早苗说出那些话后,中方很快就采取了反制措施

凝梦悦言 2025-11-21 15:36:46

欧盟内部要求:对中国讲话温柔些! 高市早苗说出那些话后,中方很快就采取了反制措施,没过几天,有人注意到欧盟那边的态度也悄悄变了,《南华早报》提到他们内部发了通知,要求官员跟中国交流时少说强硬的话,多用温和的词语,这不是简单的表面调整,而是真的有所顾忌,以前欧盟讲话很直接,现在连用词都要反复考虑,说明。 欧洲之所以没有采取强硬措施,是因为实际情况已经显现出来,2023年4月中国调整了稀土出口规定后,欧洲方面立刻感到了压力,德国、法国和瑞典这些工业大国纷纷向欧盟表示难以应对,风力发电机和电动汽车电机都依赖稀土供应,缺少这些材料生产线就得停下来,更明显的是同年9月底荷兰政府接管了中国公司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结果大众、宝马和Stellantis等大企业在两周内几乎面临供应中断,芯片和线束跟不上生产需求,工厂被迫减少产量,欧盟自己评估认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整个产业都会陷入瘫痪。 日本这个国家挺有意思的,嘴上说话很强硬,实际上却非常依赖中国,能源和矿产基本都要从国外进口,自己还能制造一些产品,欧洲的情况更明显,几乎每个工业环节都离不开中国,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加工在中国完成,欧洲用的光伏组件有七成是从中国买的,电动车电池材料更是必须经过中国供应,就连冶炼关键矿产的能力,全世界也没几个地方能替代中国,所以欧盟现在不是想不想脱钩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办法脱钩。 中国这几年的反制手段变得更实际了,不光靠喊口号,而是拿出具体工具来用,比如对稀土出口进行许可管理,还有控制分离技术,这些都能精准地卡住对方脖子,安世半导体那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就算中国企业买下海外资产,只要政策一调整,那边照样会受到影响,这种就叫链式威慑,你动我一个点,我就让你整条线都抖起来,欧盟现在已经明白了,跟中国对着干,结果就是自己掐住自己脖子。 时间线很清楚,2023年4月中国开始管理稀土出口,9月30日荷兰接手安世半导体,11月17日欧盟内部文件被曝光,要求官员说话温和些,这三个节点连在一起,可以看出欧洲从强硬态度慢慢转向谨慎,他们不是突然变得顺从,而是因为现实情况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 欧洲过去总认为能用价值观和规则去影响别人,现在他们才明白,就算规则再好看,也拦不住供应链断掉的后果,二十年前中国还在努力加入世界体系,如今局面反过来了,全球制造业要是离开中国,很多地方根本没法正常运转,欧洲企业心里最清楚,政治情绪不能当饭吃,生产线只要停一天,损失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钱,这不是谁愿意或不愿意的事,而是技术结构已经定好了,改也改不了。 我总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以前大家老觉得国际关系靠的是说话和立场,现在发现真正管用的是谁手里掌握着生产资料,欧盟改口不是认输,而是认清现实,他们知道跟中国较劲最后吃亏的是自己,这种认识变化比什么外交话都重要,反正现在开会讲话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供货,这才是实际的变化。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凝梦悦言

凝梦悦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