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11月18日,广东深圳,一女子在家突然大出血,老公焦急的叫了救护车,不料,对方却表示找不到地方,男子只能抱着妻子到小区门口等,没想到,赶来的护士却十分散漫,站在一旁无动于衷!网友:这是拿生命当儿戏。 2025年 11 月 18 日深圳某小区门口,周女士丈夫抱着流血的妻子发抖。 救护车到了,护士却站在一旁不伸手,这几分钟成了全家的噩梦。 没人想到,这场 “生死等待” 后来会推动当地急救流程的整改。 如今再提这事,王先生仍会攥紧拳头:“差一点就永远失去她。” 事发当天,周女士产后 16 天在家突然大出血,床单瞬间染红。 王先生拨通急救电话时,声音抖得几乎说不完整句话。 “产后大出血!地址是 XX 小区,快来!” 他对着听筒喊了三遍。 挂了电话,他抱起妻子就往楼下跑,楼道里的血滴了一路。 跑到小区门口,冷风灌进衣领,王先生却出了一身冷汗。 他把妻子护在怀里,不停搓她的手:“别睡,救护车快到了。” 周女士眼皮越来越沉,嘴里断断续续说着 “疼”,血还在渗。 他抬头望向来路,每一秒都像在熬一个世纪。 终于听到救护车鸣笛,王先生激动得差点跪下去。 可车停稳后,只有一名护士慢慢下来,双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 “快!帮我扶一下,她快撑不住了!” 王先生冲上去想搭手。 护士却往后退了一步:“等医生来,我一个人处理不了。” 王先生看着护士掏出手机刷了两下,又放回口袋。 妻子的头靠在他肩上,呼吸越来越弱,身体开始发凉。 “哪怕先帮她按住止血也行啊!” 他带着哭腔哀求,声音都哑了。 护士没动,只是说:“急也没用,按流程来。” 直到十分钟后,载着医生的第二辆车赶到,才有人上前急救。 医生剪开周女士的衣服,快速缠上止血带,测血压时眉头紧锁。 “再晚几分钟就休克了!” 医生的话让王先生腿一软。 周女士被抬上救护车时,他扶着车门,手还在不停抖。 经过三小时抢救,周女士终于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醒来后第一句话,她问的是:“当时护士为什么不帮我?”王先生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眼泪掉在被子上:“都过去了。” 可他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第二天,王先生就去急救中心提交了投诉,要求调查。 工作人员起初说 “会核实”,可过了三天都没动静。 他把事情经过写成文字,配上妻子的诊断证明,发到了网上。 没想到帖子很快火了,评论区瞬间炸了锅。 有网友晒出类似经历:“上次我爸心梗,护士也让等医生。” 也有医护人员留言:“就算一个人,也该先做基础急救,这是常识。” 当地卫健委很快注意到这事,回应 “会严肃核查,绝不姑息”。 医院也成立了调查组,调取了救护车的行车记录仪和通话记录。 周女士出院后,夫妻俩做了个决定:不再要二胎。 “不是不想,是不敢。” 王先生说,“我再也承受不起一次风险。” 他们把家里的婴儿床收了起来,周女士也辞掉了工作,专心休养。 小区门口那段路,他们至今还绕着走,怕看到熟悉的场景想起往事。 如今周女士的身体慢慢恢复,能做些简单家务。 王先生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给她熬补血的汤。 有时看到救护车路过,周女士还是会下意识攥紧衣服。 王先生会握住她的手:“现在不一样了,流程改了。” 这场意外,让夫妻俩对 “生命” 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先生说:“以前觉得急救是理所当然的及时,现在才知道不是。” 他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提醒更多人:“遇到不合理的事,要敢站出来。” 毕竟,每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不该被 “按流程” 耽误。 信息来源:《男子妻子产后16天突然大出血,救护车称找不到地址,自己抱妻子下楼,记录仪显示救援人员态度散漫,视频发出后,当晚院领导主动上门道歉》法治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