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日反制刚出手,荷方扛不住了,姿态180度大反转 11月19日,荷兰政府突

天天纪闻 2025-11-21 19:17:44

中方对日反制刚出手,荷方扛不住了,姿态180度大反转 11月19日,荷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把公司控制权归还给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这消息一出来,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事得从安世半导体的 “身份” 说起。这可不是家普通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汽车上的功率芯片、手机里的逻辑芯片很多都得靠它,总部就设在荷兰埃因霍温。   说起来也是段 “报恩” 的缘分:2016 年它还是荷兰恩智浦的亏本部门,眼看要垮了,是中国投资者掏出 27.5 亿美元接盘,后来闻泰科技在 2019 年全资收购,砸钱搞技术升级。   五年下来,安世不仅还清了老账,还给荷兰缴了 1.3 亿欧元的税,成了当地的纳税大户。   可就在今年 9 月 30 日,荷兰政府突然翻脸了。卡雷曼斯掏出 1952 年冷战时的老古董法律《货物可用性法案》—— 这法律自打出生就没真正用过,初衷是战时保障燃料食品供应的,居然拿来对付正常做生意的安世。   一道部长令下去,冻结全球 30 家子公司的资产,还逼着阿姆斯特丹法院暂停了中方 CEO 张学政的职务,让个临时团队接管。荷兰首相嘴硬说 “不是针对中国,是 CEO 管理不善”,结果卡雷曼斯转头就漏了嘴:“谁让它在芯片领域太重要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就在荷兰动手前一天,美国刚发布 “穿透性制裁” 规则,说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控股子公司也得受罚。而闻泰科技去年底刚被美方盯上,安世作为全资子公司正好撞枪口上。   荷兰学者奥弗贝克扒出法院文件,美国早就跟荷兰交底:想让安世免罚,就得换中国 CEO、改股权结构。卡雷曼斯嘴上喊 “自主决定”,可行动跟美国禁令完美同步,这巧合谁信?   但荷兰没算到,这步棋压根走不通。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欧盟盟友。德国汽车业急得跳脚,要知道德国车企每年得从安世买几十亿美元芯片,一旦供应链断了,工厂就得停工。   法国《费加罗报》直接骂荷兰 “凸显欧盟无力”,欧洲议会议员戈廷克更狠,说卡雷曼斯就是 “选举前想在中美之间刷存在感,既没盟友支持,又没算过经济账”。   欧盟峰会上,好几个国家逼着荷兰给说法,毕竟半导体供应链一乱,整个欧洲制造业都得陪葬。   更疼的是本土企业的反噬。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早就被出口管制折腾得够呛,2023 年开始不能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今年中国市场份额直接跌到 20%。   安世风波一闹,荷兰 30 多家半导体企业联名写信给政府,生怕中国报复性限制芯片采购。   要知道中国不只是买家,还是安世的核心生产基地 —— 荷兰总部的晶圆,一半都要运到中国工厂加工,卡雷曼斯搞的 “运营冻结”,最后冻住的是荷兰自己的产能。   中方的反制更让荷兰扛不住。商务部不仅多次严正表态,还暂停了中荷半导体领域的磋商,放出话 “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安世中国工厂直接启动 “生产自救”,不按荷兰临时团队的指令走,反而保证民用芯片供应。   这一下荷兰慌了:要是中企真的跟他们切割,安世的全球供应链直接就断了,荷兰到手的税收、就业全得飞。卡雷曼斯十月底还嘴硬,十一月初就赶紧求着跟中国商务部部长通话,这态度转变比谁都快。   说到底,荷兰的反转就是场 “止损表演”。卡雷曼斯本想借着美国的风刷政治资本,却忘了荷兰的经济命脉绑在全球化产业链上。阿斯麦的教训就在眼前:跟着美国搞限制,丢了中国市场,研发投入都收不回成本。   安世更是如此,中资花真金白银救回来的企业,凭什么让荷兰借着 “国家安全” 明抢?欧盟的施压、本土企业的抗议、中方的硬气反制,三记重拳打下来,荷兰再不回头就得摔个大跟头。   不过这事还没彻底了结。虽然部长令暂停了,但法院还没恢复中方 CEO 的职务,闻泰科技的投票权还被独立管理人拿着。卡雷曼斯在声明里只字不提 “认错”,反而说 “这是建设性举措”,显然还想给自己留面子。   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场闹剧已经暴露了一个真相:在半导体这种全球化产业里,谁想拿政治当筹码,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美国的施压再凶,也挡不住经济规律 —— 毕竟生意要赚钱,工厂要开工,没人愿意跟着瞎折腾。

0 阅读:66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