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KP店庆,爱马仕、LV门口排大队,正常。 但你猜怎么着? 一家卖黄金的,排队的人比它俩加起来还多。 我一开始也不信,这年头谁还疯抢黄金啊?金价都上天了。可事实就是,这家叫“老铺黄金”的店,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条链子,几万起步。 一个小玩意儿,大几千。 而且人家还不是按克卖,是“一口价”,溢价高得吓人。用的也不是999足金,是990。 可买的人呢?眼睛都不眨一下。 刷卡,打包,走人。那股潇洒劲儿,好像买的不是金子,是菜市场的白菜。 我算是看明白了。 这哪是买黄金啊,这分明是在买一种“我买得起”的笃定,一种“老娘高兴”的权利。 你以为人家图的是那点金子? 人家图的是那个花纹,那个设计,那个“别人没有就我有”的独一份儿。 说白了,当一个东西贵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再是它本身了。它是一种社交货币,一个身份标签,一个能让你在朋友圈里不经意间“凡尔赛”一下的道具。 这跟银行里一样一样的。 都以为跑业务、拉存款的“前台”部门最牛,是“黄金”部门,天天跟钱打交道。 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笑到最后、坐得最稳的,是那些在后面管人、管资源、定规矩的“后台”部门。 前者是冲锋陷阵的将军,看着风光,天天得玩儿命。 后者是运筹帷幄的军师,不动声色,却掌控着所有人的饭碗。 这世界就是这么个道理,真正顶级的玩家,从来不跟你拼体力,拼的是段位。 你看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