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津,少生病!两味食材,滋肺阴,养肝阴,滋肾阴 中医常说“阴液足,体自安”,阴液就像身体的“营养液”,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润泽皮肤。现代人熬夜、吃辣、吹空调,很容易导致阴液亏虚,出现口干咽燥、头晕失眠、皮肤干燥等问题。以下分享3组经典滋阴搭配,分别针对肺、肝、肾三大脏腑的阴液不足,食材常见、药性平和,兼顾滋养与调理,帮你补足阴液、恢复身体舒适状态。 1、肺阴不足:玉竹+麦冬 玉竹味甘微寒,归肺、胃经,质地滋润,擅长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是滋养肺阴的常用食材。它药性平和,补而不腻,既能缓解肺燥引起的干咳少痰,又能滋养胃阴,改善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尤其适合长期用嗓、熬夜后肺胃阴虚的人群。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滋阴润燥之力尤佳,且能清心除烦。它入肺经可润肺燥、止干咳,入胃经能生津液、解口渴,入心经还能宁心神、改善阴虚引起的失眠多梦,与玉竹搭配,滋养肺阴的效果加倍,还能兼顾心胃,调理更全面。 表现:干咳少痰、痰少黏稠难咳,咽喉干痒、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喝水也不解渴,皮肤干燥,或伴有心烦失眠、手心发热,舌苔少而干。常见于教师、主播、长期熬夜及秋冬干燥气候下的人群。 2、肝阴不足:枸杞+菊花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是养肝阴的“佳品”。它药性温和,不寒不燥,既能滋养肝阴,缓解肝阴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又能补肾益精,兼顾肝肾同源的调理逻辑,长期食用不易上火,适合日常养护。 菊花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它能疏散肝经风热,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胀痛,与枸杞搭配,一滋一清,枸杞滋养肝阴、补肝肾之虚,菊花清泻肝火、散风热之实,虚实兼顾,既适合肝阴不足的慢性调理,也能缓解用眼过度导致的眼部不适。 表现:头晕目眩、视力模糊、眼睛干涩、容易疲劳,或伴有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皮肤暗沉、脱发增多,手脚心热、夜间盗汗,舌苔偏红少苔。常见于上班族、学生、长期用眼过度及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 3、肾阴不足:百合+桑葚 百合味甘微寒,归肺、心经,且能滋补肾阴,兼具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它质地滋润,能滋养肾阴、补益肾精,缓解肾阴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同时能清心火、宁心神,改善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药性平和,适合长期调理。 桑葚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是滋阴补血的“天然食材”。它能滋补肾阴、养肝补血,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头晕耳鸣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且能生津止渴、润燥滑肠,缓解阴虚导致的口干、便秘,与百合搭配,滋肾阴、宁心神的效果更突出。 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须发早白、脱发严重,手脚心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伴有心烦失眠、多梦易醒,舌苔少而干、脉细数。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及体质阴虚的人群。滋阴生津食物 补益脾肺 滋肾润阴汤 养肺清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