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岳谦教授建议:中国应该调整对外原则,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的“不惹事”去掉! 要说这话放十年前说出来,和现在说出来,效果应该是截然相反了。如果是以前,那“不惹事”就是正确的,那就是少一事,就能给咱们发展腾出空间。 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各个方面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说去掉“不惹事”,那估计99%人是赞同的。 十年前的中国像棵需要时间生长的树苗,弯下腰是为了更好地向上生长。那时我们埋头苦干,世界工厂的机器轰鸣声盖过了外界的喧嚣。韬光养晦不是懦弱,而是给崛起积蓄力量的智慧。 如今的中国已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高铁里程绕得赤道半圈,空间站翱翔九天。这份底气,让我们有资格重新思考处世之道。 国际丛林里,豺狼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温顺而收起獠牙。南海仲裁闹剧、贸易战科技战、芯片封锁……这些年来我们深刻体会到,退让换不来尊重,只会招致得寸进尺。 看看现实吧!美国2023年对华芯片管制不断加码,日本紧随其后限制23种半导体设备出口。当别人已经撕下伪装亮出刀刃,我们难道还要抱着“不惹事”的旧黄历? “不怕事”三个字现在应该摆在最前面。福建舰航母劈波斩浪,歼-20战机刺破长空,东风导弹直指苍穹。这些不是装饰品,是我们说话硬气的资本。 但去掉“不惹事”不等于莽撞冲动。这是战略姿态的调整,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就像下围棋,该落子时绝不犹豫,该布局时提前谋划。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以和为贵”,但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鸦片战争的炮火、甲午海战的悲歌都在提醒我们:没有实力支撑的和平就像沙滩上的城堡。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大变局,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出现裂痕。这个时候,中国需要更坚定的立场、更清晰的红线。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我们的核心利益不容挑战。赖岳谦 不惹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