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11年零工资:一场“善举”背后的罗生门 “他居然还活着?”当听到金福春被

菲菲讲故事 2025-11-22 19:06:41

打工11年零工资:一场“善举”背后的罗生门 “他居然还活着?”当听到金福春被找到的消息时,年过七旬的李大玉满脸错愕。这个背负着拐骗嫌疑的老人,早已在心底给三十年前被他带走的金福春判了“死刑”。 11月20日,金福春的弟弟向记者还原了哥哥的遭遇:被找到时,金福春正在山西一家搅拌场里挥汗如雨,而这家企业声称只是“收留”特殊人员。“他干的全是最苦最累的活,搬水泥、管搅拌机,忙起来一天只能睡4个多小时,可整整11年,一分工资都没拿到过。”弟弟的话语里满是心疼。 然而,企业负责人赵登帆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21日,他无奈表示自己的“善举”遭遇了天大的误解:“我们看他年龄大,根本不让他干活,是他自己非要坚持。家属不相信,说我们在压榨他,这真是冤枉好人。” 但金福春的表述却戳破了这份“善意”:“我不止一次讨要工资,可他们说我没有户口,是‘黑人’,办不了手续就发不了工资。”没有身份证明,没有劳动协议,11年的辛勤劳作在“收留”的名义下,变成了无对价的付出。 这场各执一词的罗生门,背后是被拐者的人生困境与底层劳动者的权益迷局。金福春三十载与家人离散,又在“收留”的幌子下遭遇变相剥削,户籍缺失成为他维权路上的拦路虎。而“善举”与“压榨”的争议,更折射出部分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 被拐者的回归本应是团圆的起点,而非权益纠纷的开端。如何保障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如何让户籍制度不再成为维权障碍,这场争议留给社会的,是沉重的思考与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0 阅读:0
菲菲讲故事

菲菲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