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只是提议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结果就有部分网友急得跳脚了,不仅要求严查高志凯家里是否有日本元素的物品,但凡涉及日本零部件的物品都得拉走,还要禁止高志凯先生乘坐飞机、高铁等,因为这些产品肯定含有日本的零部件等。 可这群网友压根没搞懂。 稀土对日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日本那些能吹上天的高端制造,从精密电子元件的信号传输,到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从高端机床的耐磨部件,到航天航空器材的轻质合金,哪一样离得开中国稀土?这种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是几十年产业布局下来,深深扎在日本工业体系里的死穴。 2025 年印度突然断供转口稀土那回,日本车企直接慌了神。 铃木汽车的磁体库存撑不过 72 小时,生产线停得安安静静,工人闲着没事干,老板急得直跺脚,单日损失就超百亿日元。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整个日本高端制造圈都乱成了一团,原材料断供的恐慌差点把产业链逼到崩溃边缘。 高志凯敢提这个建议,可不是随口瞎说。 他当过外交翻译,见过国际博弈的刀光剑影。现在又是大学教授,天天研究国际事务,对各国的产业软肋摸得门儿清。 他心里比谁都明白,掐住稀土这个要害,就等于捏住了日本高端制造的七寸。 而且中国的稀土优势,根本不是谁想追就能追上的。 咱们以全球 35%-40% 的储量,扛起了近 70% 的产量,更垄断了 90% 的精炼产能。尤其是战略价值最高的中重稀土, 全球 88% 以上的储量都在咱们这儿,再加上徐光宪院士等科研大佬留下的 “串级萃取理论”,把镨钕分离纯度做到 99.99%,成本还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439 项独家专利摆在这里,就像一道铜墙铁壁,别人想突破都难。 日本也不是没试过摆脱依赖。 2011 年他们在小笠原群岛附近,发现了储量 1600 万吨的海底稀土矿,当时喊得震天响,说够全球用 730 年。可那矿藏在 6000 米深海里,水压大到能把普通设备压成废铁,还得把整块泥浆抽上来分离,技术难度高得吓人。 更要命的是,他们没掌握核心分离技术,就算不计成本开采,运到中国加工的费用,都比直接进口贵 3 倍,至今都没能商业化开采。 后来又拉着美国、澳大利亚搞 “脱中稀土链”。 2025 年三方签了协议,说要在 2027 年前让美国 30% 的稀土进口来自这个联盟。结果呢?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分离厂,因为放射性废料处理不当,多次被要求关停,2025 年上半年对日出货量连目标的三成还不到。 美国本土更是没像样的冶炼能力,90% 的稀土矿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条绕了 8000 公里的供应链,不光让日本车企每辆车多花一万块成本,还天天面临环保争议和技术短板的困扰,随时可能断供。 中国现在的稀土管制,早就不是一刀切的禁运了。 2024 年《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咱们玩的是 “精准打击”。逐案审批出口申请,还得核查最终用途,专门盯着关键品类收缩供应。 2025 年前三季度,稀土永磁材料对日出口降了 18.3%,直接让国际氧化铽价格飙涨 80%。丰田爱知县工厂没办法,只能削减 40% 的混动车型产能,10 天就亏了 300 亿日元。这种打七寸的玩法,比网友臆想的 “全面排斥” 管用多了。 可部分网友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他们一边喊着反制日本,一边把矛头对准了提出合理建议的高志凯。 却对日本真正的软肋视而不见,对中国稀土的战略优势一无所知。他们以为的 “爱国”,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内耗,不仅稀释了有价值的讨论,还可能给真正的博弈添乱。

戏如人生
汉奸这么明目张胆地嚣张?
用户92xxx22
有些网友可能是日本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