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瞧不起母校的人都在想什么? 自从上高中起,唱衰母校似乎成为部分同学的时尚单品。 “兔中?兔中不是十八类校吗?” 我的高中不算当地名列前茅,在人们称的老八所中排名第八。自从我进去起,即使我兔没得罪任何人,以兔中为耻都成为一些同学可以随时把玩的梗。 “都来兔中了,你以为自己能考多好,我觉得自己都完了。”有人觉得来了兔中前途一片灰暗,仿佛中考不是自己考来的。 “我可是差0.5分就能去A中,来兔中我真是服了。”有人总觉得自己是当代妙玉、名校遗珠,不得已美玉落淤泥。 我以为这种声音在进入大学后会停下,但它就像小强,哪儿都有。 我的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曾经一度辉煌,近些年背负了些时代的尘埃分数线下降,我简称它为小外。 “出租车司机问我小外是中专还是大专啊?是本科吗?哈哈小外你现在就是个专科你懂吗。辛辛苦苦十八年考来就这?” 看到这条朋友圈,我心想真是恰似故人来。 回想自己高中到大学的七年,我经历了兔中110年校庆和今天小外的60周年校庆。我转发校庆视频到pyq,不一会收到一条信息。 “看来你对母校挺有感情的,我对我的都恨不得撇清关系。” 我一时庆幸你不是我校的学生,一时为你校感到难过,这份缠绕我许久的疑惑也在此刻被推到顶峰: 那些瞧不起母校的人都在想什么? 我不是名列前茅的学生,人生两次大考都未进过top院校,可偏偏是这没有光环的七年治愈我成为健全的人。 兔中文科班的温情使我感动,段长、老师们的亲切教会我信任;小外的同学们干净澄澈,生病时在宿舍群里说一声,同学们自发在宿舍门口放满退烧药和体温计;校内学生们相互尊重鼓励,实现了真正的穿衣自由;世界文化节时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天下大同。 “你们兔中也很厉害呀。” “小外确实很有实力。” 七年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总能听到这些话。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不否认母校们的局限与神操作,可我真的在这里遇到好多发光的人、经历许多难忘的事。我看到学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兔中高考又一高分,见证学长从小外走向联合guo。 我的母校们从未许诺我一个完美的温室,却给了我一片足以练习飞翔和期望未来的天空,它那永远哺育青春的土地,使我成为“富有且慷慨”的人。 一年又一年,终于轮到我为青春画下句号。可这每一份的平台与机遇,我都有荣与焉。 广外,六十周年生日快乐。 母校 随笔 大学 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