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都搞不明白两个问题,明明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欧洲和北美那些国家都保持谨慎,可偏偏在家门口的日本,这个拥有核弹头数量为负的国家,却越发嚣张、毫不收敛。而一向谨慎的中国,这一次没有循常规,而是从外交、舆论、军事到历史法理,四路齐出,直击日本痛处。 最令日本心惊的,是中国翻出了琉球的旧账,很多人以为冲绳和周边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但历史摆在那儿:过去琉球是中国的属地,直到1879年才被日本强行吞并。 二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已明确,日本的主权范围仅限本土四岛,不包括琉球,如今,日本的实际控制权仅是美国私授管理权,国际法与联合国从未承认。 中国此时点出琉球问题,就是要让日本明白,拿别国的核心利益挑衅,就可能被别人反问你自己的合法性。 当高市早苗在国会抛出的那句“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暗示自卫队可介入台海冲突,这话直击中国底线。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关乎国家统一和主权的生死线,不容他人染指,尤其自1945年以来,日本领导人从未公开说要武力介入台海,高市早苗的言论,不仅挑衅中国,也是在试探战后国际秩序的限度。 中国的回应极为迅速。外交层面,24小时内两次“奉示”召见日本代表,一次在北京,一次在东京,“奉示”二字几乎未在以往出现,这意味着最高层直接下达的指令。 舆论上,人民日报明确表态不容越线,解放军报连续发文警告,如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将遭迎头痛击,日本全境可能成为战场。这种表态,被视为接近动武前的最后警告。 军事上,中国海警派出1307舰艇编队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舰艇全部配备火炮,示意军事实力已处于待命状态。 随后,盐城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中国军队将在黄海中部连续三天进行实弹射击,禁止船只驶入,这一连串动作,就是告诉日本——我们不只是口头反对,而是已经做好实战准备。 琉球议题的提出,则是战略上的下钩,日本喜欢在台湾话题上制造声量,中国直接把话题引向琉球,把问题甩回日本自己身上,这是法理和历史结合的反制,日本既无法用合法性回应,又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一套动作下来,高市早苗已陷入困境,国内舆论反弹不断,经济也受到冲击,日本股市一度暴跌,说明资本市场也感知到局势危险。 中国之所以这次反应强烈,背后有两个核心原因:第一,高市早苗公然违背在APEC峰会上的承诺,她之前表示坚持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立场,承认台湾属于中国,结果很快就翻脸,在国会鼓吹武力介入,严重破坏了多年来的外交成果。 第二,这话触碰了中国的红线,还牵涉到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按条款规定,如果发现日本有再次发动战争的迹象,联合国成员国可绕过安理会直接采取军事行动。日本若借口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湾,就是变相准备入侵中国,性质已完全不同。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四路围堵是必要也是正当的。从外交到军事实力展示,再到法理攻防,其核心信息很明确:台湾问题不是谈判筹码,琉球的历史账可以随时翻出来,任何挑衅都可能引火烧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