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野田纪美突然宣布了对我方的批评,称我们“动不动就拿经济当武器”。 这话一出,不少网友直接笑出声——不是因为好笑,而是太讽刺。当初是谁跟着美国一起挥舞制裁大棒,把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层层封锁? 现在自己被反制了,反倒喊起“不公平”来了? 事实很清楚:最早把经济工具化、武器化的,恰恰是美日自己。 2025年5月,美国突然全面禁售EDA软件——这可不是普通代码,而是芯片设计的“大脑”。 全球70%以上的高端芯片都靠它画图。禁令一下,连已签合同都不认,中国多家设计公司5纳米项目当场停摆,旧版软件漏洞无法修复,流片失败率飙升,成本翻倍。 那时候,日本不仅没吭声,反而在2023年7月火速跟进,把23类半导体设备列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精准打击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 东京电子的刻蚀机、信越化学的光刻胶,都是中国产线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材料。一边美国卡“设计脑”,一边日本卡“制造手”,配合得严丝合缝。可那时怎么没人说“滥用经济胁迫”? 直到2023年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许可管理,日本才急了。 为什么?因为这两样看似冷门的金属,实则是5G基站、新能源车、雷达系统的“命脉”。 全球94%的镓产能在中国,日本85%的镓依赖进口;锗更是几乎100%靠中国供应。管制一落地,连锁反应立刻显现: ——茨城县一家材料厂库存只够撑90天,高管连夜开会; ——九州岛的封测厂因缺镓掺杂器件,被迫违约,每天赔款超百万日元; ——丰田旗下电装公司的车规级芯片交付延期,混动车型排产计划全被打乱。 这时候跳出来喊“中国拿经济当武器”,是不是有点晚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做法和美日有本质区别。我们没有搞单边制裁,也没有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依法建立透明、规范的出口许可制度。 只要用途合规、风险可控,任何企业都能申请。反观美日,动辄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技术封锁之实,连盟友都防着,规则完全由自己说了算。 网友“科技产业链观察”说得透彻:“西方享受了几十年‘资源自由流动’的好处,一旦别人也用同样逻辑保护自身优势,就说是‘武器化’——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其实,镓、锗的优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镓是铝冶炼副产品,需要庞大工业体系和环保达标能力。欧美因产业空心化和环保压力,早就关停了相关产能,心甘情愿依赖中国。 如今想重建?投资超10亿美元不说,三五年都难投产。日本自己也早早关掉了本土稀有金属精炼厂,现在缺货了却怪别人“卡脖子”,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经济安全是每个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真正的公平,不是让你永远占便宜,而是大家在同一个规则下博弈。 中国始终主张开放合作,但也坚决反对单边霸凌。护住自己的战略资源,既是正当防卫,也是对全球供应链负责任的表现。 希望某些人早点明白:世界早已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的时代。尊重别人的安全,才能换来自己的安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