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刷手机时偶然发现常买的服装品牌在打折促销,于是花762元下单20余件商品,可没过多久,等来的不是发货信息,而是商家短信,对方告知商品低价不是折扣问题,而是程序问题,商品不会发出,但可以补偿30块钱,男子表示无法接受。 据该男子介绍,他是该服装品牌的老顾客,当天刷手机购物时,看到店铺首页标注“限时促销”,多款上衣、裤子的标价较平时低出不少,部分单品折后不足40元。考虑到性价比极高,且款式均为日常所需,他当即挑选了20余件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时系统自动生成优惠价格,最终支付762元完成订单。 下单后,男子一直关注发货动态,可等待数日仍未收到发货提醒,反而先收到商家发来的短信。短信中称,此次商品显示的低价并非官方折扣活动,而是系统程序出现故障导致的价格异常,因此无法按订单发货,商家愿意提供30元现金作为补偿,同时建议男子自行取消订单。 这一处理方案让男子无法接受。他表示,下单时店铺明确标注“促销”,结算流程完全正常,自己作为消费者已履行付款义务,商家以程序问题为由拒发货属于违约行为。“30元补偿,根本无法弥补我的期待损失和时间成本。”男子强调,他并非刻意薅羊毛,而是基于对品牌的信任和正常的促销信息下单,商家理应承担相应责任。 目前,双方仍未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男子表示,若商家无法按订单发货,应给出更合理的补偿方案,否则将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事也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认为商家应诚信经营,程序故障不应由消费者承担后果,也有网友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兼顾公平与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