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男子李某装修房子雇了贴砖师傅王某,施工时王某意外发现瓷砖包装二维码,扫

怪兽瞎蹦跶了 2025-11-23 13:53:45

湖北咸宁,男子李某装修房子雇了贴砖师傅王某,施工时王某意外发现瓷砖包装二维码,扫码中了2万红包还抽到6666元奖金,李某得知后觉得奖金该归自己,要求王某返还遭拒,便将对方告上法庭,这奖金到底该归谁呢? 李某这段时间忙着给新房装修,通过熟人介绍雇了手艺靠谱的王某来贴砖,双方约定好工钱,干活过程一直挺顺利,那天正午工地里又闷又热,王某趁着休息的间隙,伸手去角落拿新的瓷砖耗材,手指无意间碰到了一个废弃的瓷砖包装袋,上面印着一枚彩色的二维码。 闲着也是闲着,他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没想到屏幕立马弹出了 “2 元红包” 的提示,王某还笑着跟李某念叨了一句 “这厂家挺有意思,还送小红包”。 可没等他收起手机,紧接着弹出的转盘抽奖界面,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指针稳稳地停在了 “一等奖 6666 元” 的位置,而且还额外中了一个 2 万元的现金红包。 这突如其来的好运,让老实巴交的王某有点懵,他甚至以为是手机出了问题,或者是恶作剧,为了确认真假,他特意跑到楼道里,给瓷砖品牌方的客服打了好几个电话,反复核实后,才确信自己真的中了大奖。,不过客服也说了,要想拿到这笔钱,得本人带着中奖页面,去线下指定的门店配合拍摄宣传照片和视频才能兑现。 这笔钱对常年靠手艺吃饭的王某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为了兑奖,他特意跟李某说明了情况,停掉了手头的装修活,还跟其他预约好的工期请了假。 接下来的三天里,他骑着电动车跑遍了附近的门店,有时候赶时间,还自掏腰包花了 230 多块钱打车,就为了配合品牌方的宣传要求,举着中奖信息的牌子拍照、录像,忙得脚不沾地。 这份只有他自己知道的 “额外任务”,终于在 4 月 8 日有了回报,随着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2 万元红包和 6666 元奖金一起到账了,王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当天就给妻子转了 5000 元,让家里也沾沾喜气。 原本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王某继续干活,李某的新房也顺利装修完,谁都没再提中奖的事,可没想到五个月后的 8 月,一场家庭聚会让平静被打破了。 李某的表弟来新房做客,闲聊时无意间说漏了嘴,提到之前给李某贴砖的王师傅,到处跟人炫耀在李某家干活时,扫瓷砖包装的二维码中了两万多的大奖,正在给大家倒茶的李某一听,心里顿时犯了嘀咕,那批瓷砖可是自己花 1200 元真金白银在建材市场买的,瓷砖包装袋自然也是自己的东西,二维码在自己的包装上,中了奖怎么就成了王师傅的?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李某,立马翻出了当初买瓷砖的购物记录和发票,当晚就联系上了王某,要求他把中奖的钱还回来,可王某一听就不乐意了,他觉得这笔钱虽然是扫二维码中的,但如果不是自己花了三天时间跑前跑后,配合品牌方宣传,这笔钱根本兑不出来,这是他凭着运气和辛苦换来的,凭什么要还? 两人在电话里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又约了面谈,可还是谈不拢,最后李某拿着购物发票和残留的包装凭证,一纸诉状把王某告上了咸安区法院,要求他全额返还 2 万元红包和 6666 元奖金。 法庭上那个沾着水泥灰的瓷砖包装袋被当成证据摆了出来,看着格外刺眼,李某一方坚持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自己是瓷砖的所有权人,瓷砖包装和上面的二维码自然也归自己所有,就像自家果树上结的果子,不管谁摘了,所有权都该是树的主人。 中奖的权益是基于瓷砖包装产生的理应归自己,而王某则辩解,自己为了兑奖,耽误了干活花了时间和路费,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劳动,这笔钱不能算李某的。 审理案件的法官并没有只看法律条文,而是综合考虑了实际情况,法官说从法律上讲,瓷砖确实是李某买的,包装和二维码也属于李某,他有理论上的所有权。 但如果没有王某主动扫码,并且花时间、花成本去配合兑奖,这笔奖金根本没法兑现,而且调取当地装修行业的薪资标准后发现,熟练的贴砖师傅日均工资大概 1100 元,王某耽误了三天活,再加上打车费等成本,要是让他全额返还奖金确实不太公平。 最后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协议,法官认定奖金名义上归李某所有,但必须扣除王某为兑奖付出的劳动价值和成本,经过核算王某三天的劳务费和交通成本一共是 3333 元,剩下的 23333 元,王某需要返还给李某。 判决生效后王某当场就通过转账把钱还给了李某。,两人在法院门口没有再争执,只是各自叹了口气,那个泛黄的瓷砖包装袋最后被扔进了垃圾桶,但这场关于奖金归属的纠纷,却给两人都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普法课,原来不管是物权还是劳动价值,都有法律和情理在约束和平衡,看似简单的中奖,背后还藏着这么多门道。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业主买的瓷砖胶,装修工人扫码中6666元!奖金归谁?法院判了)

0 阅读:0
怪兽瞎蹦跶了

怪兽瞎蹦跶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