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加入五常被拒,申奥被拒,加入亚太经合被拒,原因很简单——印度太闹腾。 这种闹腾不是指积极争取的热情,而是做事缺乏章法的鲁莽、规划流于表面的敷衍,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摇摆不定的浮躁,这些特质藏在每一次被拒的细节里。 就说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事儿,印度喊了几十年,还拉着巴西、德国、日本搞了个“四国集团”抱团申请,2005年第一次抱团冲锋,2011年、2021年又反复折腾,结果每次都被按下暂停键。 为啥?根本不是缺支持,是自己表现太不靠谱。 常任理事国要的是能扛事、立场稳、说话算话的伙伴,可印度偏不,在国际舞台上总爱摇摆不定,一会儿跟着美国喊着要“印太战略”,转头就跟俄罗斯买S-400导弹,两边都想讨好,两边都不敢得罪,让五常觉得这主儿根本没法信任,今天跟你一条心,明天可能就因为点小利益翻脸。 更要命的是它做事没章法,喊着要当“负责任大国”,可实际行动全是鲁莽操作,比如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动不动就搞军事对峙,跟巴基斯坦打边境冲突,把南亚搞得鸡犬不宁,这哪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分明是添乱的主儿。而且印度的“大国梦”全靠嘴说,规划流于表面,比如承诺要在国际维和中发挥更大作用,确实派了不少维和部队,可实际表现却一言难尽,曾有维和部队出现纪律涣散、管理混乱的问题,甚至还被曝出侵犯当地民众的丑闻,承诺的援助资金也经常迟迟不到位,这种光动嘴不动手、规划和执行完全脱节的样子,谁愿意让它进五常掌握否决权? 五常被拒还没吸取教训,印度申奥被拒更是把“闹腾”的毛病暴露得明明白白。 之前印度雄心勃勃要申办2032年奥运会,申办城市选了新德里,结果连候选名单都没进去,最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轻松当选。 这事儿真不怪别人,看看印度2010年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就知道了,那简直是国际赛事的“反面教材”,完美诠释了啥叫“规划流于表面、做事缺乏章法”。 当时离运动会开幕只剩几周了,运动员村还一片狼藉,场馆漏水、厕所没完工,甚至有运动员在房间里发现蛇和老鼠,卫生条件差到让人没法住;赛事组织更是一团糟,裁判失误频发,后勤保障漏洞百出,运动员的班车能迷路,奖牌能发错人,更离谱的是还曝出大规模腐败丑闻,不少赛事资金被官员挪用,本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进了私人腰包。 国际奥委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印度申奥时拍着胸脯说“这次肯定没问题”,可谁信啊?连个英联邦运动会都办得鸡飞狗跳,奥运会规模比这大十倍百倍,印度连基本的基础设施、组织能力都跟不上,所谓的申办规划全是纸上谈兵,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实际落地的能力,这种鲁莽的自信和敷衍的规划,不被拒才怪。 而且印度的体育管理本身就乱得一塌糊涂,官僚主义严重,选拔运动员靠关系不靠实力,赛事资金分配不公,连自己国家的运动员都保障不好,还想办奥运会,纯属异想天开。 申奥的跟头还没摔够,印度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路上又一路碰壁,从1993年第一次申请到现在,三十多年了始终没进去,核心原因还是那股子“闹腾”的浮躁劲儿。 APEC是搞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讲究的是贸易自由化、政策稳定、互利共赢,可印度偏不按常理出牌,贸易政策朝令夕改,摇摆不定到让合作伙伴头疼。 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印度都已经参与RCEP谈判好几年了,眼看就要达成协议,突然单方面宣布退出,理由是“要保护国内农业和制造业”,可转头又哭着喊着要加入APEC,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让APEC成员心里犯嘀咕:今天能退出RCEP,明天加入APEC后会不会也随时翻脸? 而且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严重,关税壁垒高得吓人,还经常随意修改关税政策,比如今天对电子产品加税,明天对钢铁制品设限,让外国企业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这跟APEC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完全背道而驰。 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印度做事缺乏章法,规划敷衍到极致,嘴上喊着要融入亚太经济圈,可国内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根本跟不上,物流效率低、行政手续繁琐、腐败问题突出,外国企业想在印度投资难如登天,这样的状态就算加入了APEC,也没法真正参与合作,只能是凑个数,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混乱拖大家后腿。 加上印度在外交上总爱左右摇摆,一会儿想靠美国制衡中国,一会儿又不想被美国绑死,这种浮躁的心态让APEC成员觉得它根本不是真心想搞合作,只是想捞好处,自然不愿意接纳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