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朱元璋要去胡惟庸家喝酒。谁知,半路突然冲出一个太监,拼命拦住车架,哪

武某人 2025-11-23 14:24:26

1380年,朱元璋要去胡惟庸家喝酒。谁知,半路突然冲出一个太监,拼命拦住车架,哪怕被揍得奄奄一息,依旧指着胡府的方向。朱元璋大惊,赶紧登上城楼查看,却瞬间傻眼了。 从高处望去,胡府内人影穿梭,有人搬动铁器,还有几名家将正在暗处调兵。朱元璋脸色剧变,当即转身下楼,回宫传令,封锁城门,调禁军围剿胡府。 当天夜里,胡惟庸被逮捕,次日审讯。在他府中,确实搜出了暗藏的兵器与密信,还有部分密谋同党的名册。朱元璋亲自下旨,以谋逆罪治其全族,波及数千人。大明朝开国十余年,一场惊天风暴就此爆发。 然而,朱元璋的疑心从来都不是无端之起。那天的“喝酒邀约”,本就是一次试探。他早就察觉胡惟庸跋扈异常,却迟迟未动,目的就是要在亲眼确认后,一击致命。 胡惟庸当时位列左丞相,权倾朝野。他调兵遣将、封驳奏章,无需皇帝点头,甚至外廷内务都有人听命。他在私下安排人事,干涉刑狱,又暗中结交封疆大吏,京外诸军的调动,不经皇命,也要向他请示。 朝中不少官员曾奏请朱元璋削其权,皆遭搁置。朱元璋未动手,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连百官都无话可说的机会。而太监拦车、暗查胡府的安排,则是朱元璋亲自设计的一环。 太监虽被打得不轻,但朱元璋给他封赏黄金,赐“忠直”匾额,并命人为他疗伤。整个朝廷都明白,这不过是皇帝借刀杀人的一场布局。 胡惟庸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既有其权欲膨胀的野心,也有朱元璋长期纵容的结果。早年朱元璋起兵之时,胡惟庸就已追随左右,历经风雨,是最早的谋臣之一。 他善断政务、熟谙官制,是建立初期不可替代的官僚人才。朱元璋称帝后,授其左丞相,命其草拟法令、整顿吏治,一度倚为股肱。数年间,胡惟庸几乎操控整个中枢政务,远胜其他文臣。 然而,正是因为权重位高,他开始目中无人,私通番僧、结交江湖术士,甚至有传言称其雇人占星问卜,妄图窥测皇命。 朱元璋年轻时出身草根,对“权臣跋扈”一向极度警惕。他在位期间多次强调“百官不许专擅”,却迟迟未动胡惟庸,是因为他明白,这一位若不拿下,没人再能信服皇权。 胡案之后,朱元璋以“辅臣权重难制”为由,彻底废除丞相制度,设六部尚书直对皇帝,由皇帝亲理政务。从此,大明彻底进入“皇帝一人说了算”的格局。

0 阅读:191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