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就这么明晃晃地,用你的钱,买炮弹,轰你的家。怎么做到的? 冲突刚起,西方一下冻结俄罗斯央行近3000亿美元海外储备,大头在欧盟的Euroclear清算银行里。这些钱投在债券上,本金动不了,但高利率环境下,利息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2024年光利息就超60亿欧元,2025年还在继续涨。欧盟一看,直接动本金怕国际法麻烦,就盯上这些“意外收益”,说这不算主权资产,可以拿来用。 2024年5月,欧盟理事会通过决定,把90%的收益转去援助乌克兰,剩下的10%用于其他支持。比利时先收税,然后钱进专用基金。丹麦当欧盟轮值主席国时,顺势成了执行人。2024年先拨4亿欧元,2025年直接翻倍到8.3亿欧元,全用来买乌克兰本土生产的弹药、无人机和维修设备。丹麦国防部长波尔森签字时强调,这不光是捐钱,还帮乌克兰军工扩产,自给自足。 钱怎么走?从Euroclear扣除收益,转专用通道,到丹麦手里,再直达乌克兰工厂。乌克兰那边生产线开足马力,155毫米炮弹一批批出厂,运往前线。G7那边更狠,2024年峰会直接用这些收益做担保,给乌克兰放500亿美元贷款。美国出200亿,欧盟180亿左右,其他国家补尾巴。贷款分批到账,2024年底美国先转,2025年欧盟跟上几笔3亿、2亿的。 这笔钱落地后,乌克兰预算宽裕不少,能多买装备,多招人。表面看是西方慷慨,实际上追溯源头,全是俄罗斯自己资产生的钱在买单。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直呼这是抢劫,可西方辩称收益不算主权财产,冻结是制裁一部分,用来帮受害方合理。 俄罗斯当然不干坐着。2024年普京签法令,允许扣押“不友好国家”资产作为补偿。2025年没收规模已超500亿美元,包括德国车厂、美国银行在俄分支。工厂设备直接转本地企业,继续开工,有些还改产军用品。西方公司想跑?退出税从15%涨到35%,大交易还得普京亲自批,资产至少打六折卖。 留在俄的德企最尴尬,2024年光税就交5亿多欧元,总计近20亿。这些钱进国库,直接养兵买枪。招一个合同兵才1.6万欧元,这税够养十几万兵。像霍赫兰奶酪厂,三家厂离边境近得很,嘴上骂战争,手上不撤资,说对员工负责。可耐福石膏板被抓包材料用于马里乌波尔重建,还推说管不住经销商。 整个西方企业在俄的税,从2022到2024超600亿美元,2024一年20亿,2025估计还多。这几乎顶俄罗斯2025国防预算一半。企业夹中间,留着交税养俄军,走又被剥皮。俄罗斯还故意抬门槛,逼你多交钱。 欧元信用也挨刀。欧洲央行报告,黄金在储备里占比升到20%,欧元虽19%,但各国央行偷偷多元化,怕哪天轮到自己。毕竟今天拿利息名义动俄罗斯,明天可能对别人来一遍。欧盟内部吵翻天,波兰推全没收本金,德法怕俄反噬。清算银行老总早警告,这会毁金融稳定,可援乌压力大,省钱诱惑更大。 现在局面荒唐到家:欧盟用俄资产收益帮乌克兰买武器打俄罗斯,俄罗斯用西方企业税和扣押资产造武器回击。企业两头挨宰,欧元信誉自己挖坑。普京2025年6月公开讲,丢3000亿储备值了,能破西方金融霸权。不少国家真跟着去美元化,多买黄金。 这事儿听着气人,可事实摆那儿。西方想卡俄罗斯脖子,结果自己企业反哺对方军费,俄罗斯资产收益又养乌克兰军工,形成死循环。金融战打成这样,谁都没占便宜,战场外这笔账比炮火还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