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德意志银行警告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大规模财政支出计划

文史典个 2025-11-23 17:21:50

据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德意志银行警告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大规模财政支出计划,已导致日本国债和日元汇率同步大跌。   高市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规模达21.3万亿日元,核心涵盖11.7万亿日元物价补贴,另有儿童现金补助、区域发展支持等多项民生与经济提振举措。   该计划17.7万亿日元资金需依赖增发国债,这让本就高企的日本政府债务雪上加霜,财政安全警报已正式拉响,市场对其可持续性充满疑虑。   日本政府债务规模早已居全球首位,2025年预计将攀升至1333.6万亿日元,债务与GDP比值高达235%以上,远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大规模发债计划直接推高国债发行量,2025财年预计突破156万亿日元,占GDP比重升至25.3%,日本财政已站在风险悬崖边缘。   刺激计划落地后,日本债市迅速承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5%飙升至1.83%,30年期收益率更创下3.38%的历史新高,投资者信心动摇。   外资加速撤离债市,单日净抛售额达4800亿日元,这一规模创下2016年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债市抛售潮与收益率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汇率市场同步遭遇重挫,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52一路攀升至157.5,距离2022年日本央行干预的160关口仅一步之遥,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0.00643445。   这种“债汇双杀”的极端格局,让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投资者对日本财政政策的质疑声浪持续高涨,避险资金加速流出日本市场。   市场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日本国债依存度已达48%,大幅超出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财政脆弱性在刺激计划下暴露无遗。   日本经济基本面本就疲软,2025年三季度GDP年化萎缩1.8%,叠加美国关税压力,汽车等核心出口连续5个月下滑,内需也持续不振。   货币政策陷入两难,核心CPI已连续43个月高于2%目标,10月同比涨幅达3.1%,但加息会加重债务利息负担,维持低利率又难解通胀。   资本外流问题已现端倪,2025年10月外资净流出日本市场超8300亿日元,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外资持股比例下降,企业扩产计划暂停。   外资撤离与企业投资收缩叠加,让日本产业空心化风险显著上升。美国关税迫使部分车企迁美,中小企业订单减少,长期竞争力受创。   高市内阁虽民调支持率暂居高位,但政局危机已在酝酿。她任命涉2728万日元政治献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为要职,引发在野党强烈反弹。   这一人事安排导致国会陷入僵局,政策推进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其涉台强硬表态激化中日关系,中国游客大量退订,旅游业损失达1.79万亿日元。   中日关系紧张还导致大批日企推迟或取消对华投资计划,直接冲击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高市的外交策略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代价。   自民党内部分歧也在加剧,高市的财政扩张路线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相悖,保守派与务实派裂痕扩大,已有议员讨论首相替代人选。   市场将当前日本的困境与2022年英国特拉斯政府的财政危机相提并论,二者均因激进财政政策引发债汇双杀、外资撤离,路径高度相似。   不过目前日本养老金基金尚未被迫大规模抛售国债,这成为暂时的缓冲。但若危机持续,这一稳定器也可能失效,后果将更难收拾。   高市的政策被不少经济学家批评为“危险的财政民粹主义”,她甚至公开表示,在达成2%通胀目标前将冻结财政收支黑字化目标。   这让市场担忧日本政府缺乏重建财政信用的动力,投资者购买日债的理由不断弱化,财政信用根基正在松动。   德意志银行明确警示,日本国债与日元汇率正脱离公允价值,投资者信心危机一旦全面爆发,金融市场将陷入难以收拾的境地。   特拉斯因财政失误45天便辞职,日本首相平均任期仅2.8年,经济疲软常成“下台加速器”,高市是否会步其后尘已成热议话题。   市场普遍呼吁日本适度削减补贴、增加税收以重建财政纪律,但高市在11月21日公开表态,不会撤回已宣布的支出计划,立场强硬。   这种“顶风作案”的姿态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而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虽暗示可能干预汇市,但2022年6.3万亿日元干预仅获短暂效果。   市场担忧,若日本央行未来被迫同时启动加息与汇市干预,两种政策工具的叠加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更大波动,进一步放大危机。   自民党内部权力格局也在生变,细田派、麻生派等保守势力对高市的支持已现松动,前经济再生大臣茂木敏充等人被视为潜在继任者。 日本的政策选择,将决定其是重蹈英国覆辙,还是及时止损重拾信心。在债务与汇率的双重考验下,高市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日本经济走向。 参考信源: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布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总规模达到21.3万亿日元!将在经济方案中部署资金用于解决选民的不满 2025-11-21 和讯网

0 阅读:67
文史典个

文史典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