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社论称:“中日最近的争拗显示,双方须避免在敏感且短期无解的课题

是刘大惜 2025-11-23 18:57:37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社论称:“中日最近的争拗显示,双方须避免在敏感且短期无解的课题上刺激对方,维持战略模糊与现状,有助于降低冲突的风险;在核心利益表述上,战狼式的外交辞令,可能适得其反,并助长狂热的民族主义,为必须回归温和理性的双边关系制造无谓障碍。” 高市早苗这个人,大家都知道她是安倍派铁杆,保守派,上台才一个月,就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上把话说绝了。她回答在野党质询时,直接把台湾地区可能出现的武力冲突说成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在日本安保法里可是能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最高级别。以前历任首相顶多含糊带过,从没像她这样明火执仗地把台湾问题和日本出兵可能性绑在一起。这话一出口,日本国内其实也有不少人捏把汗,因为大家知道这是在玩火,自卫队要是真卷进去,日本本土就成战场了。 中国这边自然炸锅,外交部连续几天召见日本大使,发言人直接点名这是干涉内政、赤裸裸挑衅。 事情发酵得特别快。中国先是发出赴日旅游提醒,然后文化交流活动暂停,留学生签证也卡住一批。更狠的是,水产品进口直接叫停,北海道扇贝刚恢复出口没几天,又全砸手里了。日本那边股市应声下跌,化妆品、电子产品对华出口企业老板急得开会到半夜。这波操作下来,民间交流一下子凉了半截,原本计划去日本看红叶的中国游客全取消了,日本温泉旅馆老板盯着空荡荡的大堂直叹气。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了一篇社论,核心观点就是:中日最近的争拗显示,双方须避免在敏感且短期无解的课题上刺激对方,维持战略模糊与现状,有助于降低冲突的风险;在核心利益表述上,战狼式的外交辞令,可能适得其反,并助长狂热的民族主义,为必须回归温和理性的双边关系制造无谓障碍。这话听起来四平八稳,谁都不直接得罪,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在说中国别太硬吗? 老实说,这篇社论一出来,就被不少人吐槽拉偏架。明明是高市早苗先打破多年默契,把台湾问题公开往日本安保上挂,中国这边不过是正常反制,怎么到社论里就变成双方都有责任、都别刺激了?这跟那种“你挨打时不吭声,等你还手了跳出来劝架”一个路数。尤其是那句“战狼式外交辞令可能适得其反”,摆明指向中国这边的强硬表态,却对高市把台湾问题升级成日本“存亡危机”的挑衅行为轻描淡写,只说“避免刺激对方”。 很多人觉得这很荒唐,因为核心利益这东西,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就是底线中的底线,你让人家面对挑衅时闭嘴忍着?这不等于鼓励对方得寸进尺吗?历史上日本右翼每次往前拱一步,如果没人坚决挡住,最后只会更嚣张。社论说要“维持战略模糊”,听起来很理性,但模糊的前提是大家都不把话说死,一旦一方把话说死,另一方再模糊就成单方面退让了。 再看现实影响。日本企业这几天最慌,日本经济本来就靠中国市场吃饭,水产品一停,旅游一凉,股市连跌好几天。东京股市相关板块直接绿了,交易员盯着屏幕直摇头。中国游客不来了,日本商家肉眼可见地少了一大笔收入。更别提文化交流停摆,本来年轻人互相喜欢对方的动漫、音乐,现在全被政治风波冲淡了。这么一闹,受伤最深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和中小企业。 社论里还担心“狂热的民族主义”,这点其实两边都有,但根子还在挑衅一方。如果日本首相不先把话说绝,中国这边哪会突然上纲上线?中国外交这些年确实越来越硬气,但硬气是对着那些不断试探底线的人。社论想让双方都冷静,这没错,可冷静不能只让一方冷静,另一方继续拱火。 说白了,新加坡作为小国,最怕大国打起来波及自己,所以希望东北亚别出乱子,这可以理解。但理解归理解,站队的事儿不能含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日本首相把自家安保法往上套,这已经是严重越线。中国反制是正当防卫,社论却把责任平均分,这就让人看不过去了。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是刘大惜

是刘大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