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日本也在幻想“持久战”,但是,中国绝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第一波饱和式攻击、量大管饱直接让你瘫痪。别扯什么“不对称作战”,中国的火力够让日本所有军事基地“同时熄灯”。 这些判断并非空泛的警告,而是基于现实的冷静评估。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早已暴露其野心,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以“存亡危机事态”为名发出涉台挑衅,这种直白的武力威胁背后,是右翼势力对军国主义的病态执念。 我认识一位常年驻守冲绳的记者朋友,他说现在的西南诸岛早已不是印象中宁静的海岛——石垣岛的街头,导弹发射车时常在夜色中穿梭;夜晚的天空,总能听到基地传来的战机轰鸣,当地居民脸上的安稳早已被忧虑取代。 日本的军事布局堪称处心积虑。从2010年明确将防卫重点转向西南方向开始,他们在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与那国岛等关键节点接连驻军,硬生生打造出一条“袖珍岛链”。与那国岛距离中国台湾岛仅110公里,却被塞进了一支160人的沿岸监视部队,24小时监控周边海空动向,下一步还要扩建并新增电子战部队。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的作战准备。他们组建了3000人的水陆机动团,专门针对岛屿作战,还配置了MV-22“鱼鹰”直升机用于快速投送;今年3月成立的“海上运输群”,计划配备6艘运输舰和4艘机动艇,就是为了战时能快速向西南诸岛运送兵力物资。 那些分散在岛屿上的雷达站、导弹阵地、机场跑道,在同步打击下真的有反应时间吗?我那位记者朋友曾采访过一位退役的日本自卫队军官,对方坦言,西南诸岛的基地看似坚固,实则在大规模火力打击下不堪一击,所谓“同时熄灯”绝非夸张。 美国的纵容和支持让日本有恃无恐。日本海上自卫队“鸟海”号驱逐舰已提前启程前往美国接装“战斧”巡航导弹,国产“12式”反舰导弹也被改进到900公里射程,这些远程打击武器的列装,让日本的军事能力实现了质的突破。 但日本似乎忘了,现代战争的胜负早已不是靠堆砌基地和弹药就能决定。中国的饱和式攻击能力,针对的正是这种密集部署的军事节点,那些固定的岛屿目标根本没有缓冲余地。 日本幻想的“持久战”,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错误的判断上。他们以为凭借“袖珍岛链”就能封锁关键海域,却忽略了这些岛屿目标固定、补给依赖外部的致命弱点。一旦通信枢纽和运输通道被摧毁,分散在各个岛屿上的部队只能沦为孤立无援的孤军。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容忍任何挑衅。我们的国防力量发展,本质上是为了守护和平,遏制战争。那些企图通过军事威慑逼迫中国让步的势力,终究会明白,时代已经变了。 和平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强大的实力捍卫的。中国不愿战,但也不惧战,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