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东北一家三口被日军押送刑场,即将执行死刑。父亲被日军斩首,5岁的小男孩强忍着泪水对母亲说到:“妈妈,我不怕……”然而话还没说完,母亲就被一颗子弹打中,而紧抱儿子的双手也松了开来。 王凤阁,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员,早在1932年就已经在本溪山区组织抗日。他带的部队纪律严,几次打退伪满军警的围剿,在桓仁、凤城一带口碑很硬。日军称他“东边刀子”,怕他进山一带鼓动更多百姓造反,几次下令要他“非死不可”。 1934年那次,他带人夜袭本溪伪军兵站,抢了四十多支步枪,枪一响,日伪两天不敢进山。后来,部下王立成回忆说,那天打完仗,王凤阁在山腰上站了很久,只说了一句:“这仗不能停。” 但到了1937年春,局势变了。伪满加强了“治安联保”,鼓励百姓告密。山城子一户曾受王凤阁救济的村民被逼无奈,说出了他藏身的山洞。他没跑,带着妻子张氏和儿子小金子被围捕。宪兵带头的是日本军官藤井,当地人都记得他出名的狠。 被关进牢房那几天,没有动刑,反而送来了菜肴与清酒。藤井亲自劝王凤阁“弃暗投明”,说以后给他个“自卫团大队长”的位子,王凤阁冷眼扫一圈,什么也没吃。那天牢房的墙上挂着一条布,写着“忠君爱国”,他看了半天说:“我忠的不是你们的君。” 很快,拷打来了。他被钉在磨盘上,十根指头穿了孔。张氏坐在一旁,一句话没喊,只是默默给丈夫擦血,小金子吓得缩进母亲怀里。那晚,监牢没有火,但一家三口窝在角落,谁都没睡。 几天后,藤井又拿出糖果和玩具想诱孩子说话,小金子竟然站起来说:“我不吃亡国奴的饭。”藤井气得咬牙。 那天,张氏在狱中悄悄跟王凤阁说:“你做的事我明白,我信你。”王凤阁点点头,说:“这个家可以倒在刑场,但不能跪下。” 清晨天微亮,三人被押往山坡刑场。藤井亲自站在坑前。一刀落下,王凤阁头颅滚落,张氏扑向孩子,试图挡子弹。她倒下时,眼神一直没离开小金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不只写给将军,也写给了所有为民族站过的人。 他们的死,被一名伪满翻译偷偷记录下来,转给了抗联部队。那份手稿,后来被赵尚志宣读,很多战士当场泪下。如今,王凤阁一家葬于辽宁本溪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的,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抗争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