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议员表示,与中国发生战争,东京只要接一发导弹日本就会完蛋!他的逻辑很简单:中国的地方太大了,日本就算拼了老命,顶多也就能给中国的一个省造成点麻烦,但中国只要把重要的人和东西往内陆一撤,基本就没什么大的影响了,反观日本自己,国土又窄又长,只要首都东京挨上一枚导弹,整个国家可能就直接瘫痪了。 这位议员的逻辑其实很实在,他拿两国的国土特点做了对比。中国地域辽阔,战略纵深极大,就算日本拼尽全力发动攻击,最多也就能给沿海某个省份造成局部影响。 而且中国早就有完善的战时动员和转移体系,重要的人员、工业设施和战略物资只要往内陆一撤,基本不会动摇根本。反观日本,国土本身又窄又长,像根细带子一样分布在海上,几乎没什么缓冲空间,这种地理条件在现代战争中太被动了。 更关键的是东京的地位。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数据,东京都市圈聚集了 3561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8%,不只是政治中心,更是经济和交通的心脏。 日本 70% 以上的大公司总部都在东京,全国一半的银行资产集中在这里,连铁路和航空枢纽也以东京为核心运转。 要是这里遭到打击,政府指挥系统会瞬间瘫痪,金融市场会立刻崩盘,物流网络也会跟着中断,整个国家的运转中枢直接失灵,后续根本没法组织有效应对。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军力差距。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光是海军舰艇就有 690 艘,含 3 艘航母和 61 艘潜艇,而日本海上自卫队只有 139 艘舰艇,4 艘 “准航母” 和 24 艘潜艇。 空军方面,中国 3370 架军机里有数百架歼 - 20 隐形战机,日本 370 架战机中 F-35 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 更别提中国火箭军的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10 马赫的速度根本没法拦截,2500 公里的射程能轻松覆盖日本全境,这可不是日本现有的防御体系能扛住的。 这番言论出台的时机也很有深意,正是高市早苗政府频繁发表涉台强硬言论的时候。高市早苗 11 月 7 日在国会答辩时,直接把 “台湾有事” 和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 绑在一起,说这种情况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种表态让中日关系瞬间紧张,不少日本政界人士都看不下去了,日本共产党参议员山添拓就公开要求她撤回言论,说这种话只会加剧互不信任。 那位敲警钟的议员还提到,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本该对战争有最深的敬畏。可现在高市早苗政府不仅不收敛,还在推动安保政策升级,这种冒险行为实在危险。 要知道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完备,武器装备既能自主研发又能大规模量产,真到了战时,补给和持续作战能力根本不是日本能比的。 现在日本国内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一边是高市早苗坚持不撤回错误言论,硬要往危险边缘靠;另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站出来提醒风险。 那位议员的话其实是在算一笔现实的账:日本的地理条件和军力差距摆在这里,真要是撕破脸,根本没有胜算,东京的脆弱性就是最致命的软肋。这种基于现实的冷静声音,在当下的舆论环境里显得格外重要。 现代战争已不再是拼人头的时代,而是体系、速度和技术的对抗。 日本右翼政客的强硬言论与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形成讽刺对比,而没有实力支撑的挑衅,最终只会让整个国家承担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