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内鬼被抓!”11月21日清晨,央视通报:某测绘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某,用无人机

未央细说 2025-11-24 18:17:36

“又一内鬼被抓!”11月21日清晨,央视通报:某测绘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某,用无人机在敏感区偷拍地形,电脑带毒,数百张涉密照片险些外泄;国安部及时截获,军事机密未出境。网友:多亏警钟抢在了发送键前!   作为测绘行业从业者,周某比谁都清楚《测绘法》中“禁止在敏感区域开展未经许可测绘活动”的硬性规定,也深知军事禁区地形数据的保密级别,但他却利欲熏心,把职业操守和国家安危抛诸脑后。   为了避开常规监控,他专门选择凌晨3点至5点的管控空档期行动,所用无人机拆除了原厂定位模块,换上了境外购买的加密传输设备,拍摄范围精准覆盖了雷达站、训练场等核心区域。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将拍摄的照片按“精度等级”分类归档,在电脑中设置了多重隐藏文件夹,而那台看似普通的笔记本电脑,早已被植入能自动静默传输文件的木马程序,一旦连接互联网,数据就会自动发送至预设的境外邮箱。   那些险些外泄的数百张照片,每张都藏着致命风险,其中不仅有清晰的军事设施外观影像,更有通过无人机激光测距功能标注的距离参数,甚至能通过阴影长度推算出部分装备的尺寸规格,这些信息一旦落入别有用心之人手中,很可能被用于绘制详细的军事部署图,对区域防御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更可怕的是,周某拍摄的照片中还包含了部分临时机动设施的位置,这类动态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我方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大打折扣,其危害程度远超静态数据泄密。   关键时刻,国家安全机关的精准拦截成为了守护秘密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实上,从周某第一次违规报备测绘飞行计划时,其异常行为就已进入监管视野,国安部门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捕捉到了这架“幽灵无人机”的异常轨迹,随后对其通讯数据和网络行为展开持续监控。   就在周某准备启动最终传输程序的瞬间,执法人员及时抵达现场,当场扣押了存储设备和无人机,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彻底清除了恶意程序,成功阻断了数据外泄通道,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不仅截获了涉密材料,更顺藤摸瓜掌握了其与境外联络的完整证据链。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迅速升温,“多亏警钟抢在了发送键前”的评论被大量点赞转发。有网友留言感叹“原来泄密离我们这么近”,也有人担忧测绘行业的保密管理漏洞。   确实,近年来类似案例屡有发生,某国防军工单位临时人员因炫耀偷拍涉密装备获刑五年,某外包公司员工因违规传输秘密文件被追责,这些教训都在提醒我们:保密防线不仅要防“外部敌人”,更要警惕“内部蛀虫”,周某所在的测绘公司也因此被立案调查,其保密资质被依法吊销,相关负责人被追究管理责任。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试图触碰保密红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对于涉密行业从业者而言,职业身份不仅意味着专业能力,更肩负着保密责任,一时的利欲熏心换来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而对企业来说,不能只注重业务拓展,更要强化员工背景审查和日常保密监管,堵住管理漏洞,作为普通民众,也应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测绘、偷拍行为及时举报,毕竟,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的生命线。   目前,周某因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场未遂的泄密事件,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警示——在隐蔽战线的较量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让每一道保密防线都坚不可摧,让所有“内鬼”都无处遁形。

0 阅读:0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