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些政客和智库人物突然宣布了所谓“靠冲突把资本吸到美国、缓解财政压力”的新说法。 这种论调听起来像是为陷入债务泥潭的美国财政找了一剂“偏方”。美国的债台确实高得吓人,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37万亿美元,平均每天就要增加51亿美元的债务。光是支付这些债务的利息,一年就得花掉近8800亿美元,这笔钱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军费开支。面对这个烂摊子,某些人打起了地缘政治的主意,琢磨着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点燃冲突,让全球的避险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向美国。 历史上,美国似乎确实从别处的动荡中捞到过好处。比如亚洲金融风暴或克里米亚危机期间,都曾有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市场。这帮出主意的人,大概就是照着这个剧本在幻想。他们觉得,一旦台海或中日之间出现紧张局势,来自中国、日本甚至中国台湾地区的上万亿美元资本,就会为了寻求安全港而投入美国的怀抱。这个算盘背后,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一些新兴的“美国优先”智库正在取代传统智库的影响力,它们更倾向于用激进的方式为内政问题寻找外部解决方案。 这套剧本的问题在于,今天的世界已经换了赛场。中国拥有了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稳定的金融市场,资本未必会像过去那样一窝蜂地涌向美国。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制造冲突来“空手套白狼”的风险极高,简直就是在玩火。比方说,之前中东地区的冲突反而导致油价飙升,加剧了全球通胀,甚至动摇了市场对美债的“避险信任”,让美国自己也很头疼。这说明地缘政治的火药桶一点燃,火星会溅到哪里,根本不受控制。 这种“冲突吸资本”的策略,即便短期内能看到一些资金回流,也治不好美国的财政病根。美国的债务问题本质上是自身经济结构的“内伤”,是多年减税和福利开支叠加的结果。指望通过对外制造紧张来转移国内矛盾,无异于饮鸩止渴。它不仅会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最终也会反噬美国自身的长期利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