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4000万粉丝的巍子医生,已经深陷焦虑症抑郁症,一刻都无法入睡,竟然开煤气让自己晕掉来入睡。 作为天天在急诊科和死神掰手腕的资深医生,他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救过无数濒临绝望的患者,可偏偏解不开自己的心理死结,连好好睡一觉都成了奢望,这事儿真的又心疼又让人唏嘘! 谁规定医生就得是刀枪不入的“超人”?他们每天一踏进医院,就一头扎进高强度的工作里:抢救室的警报声、患者的呻吟声、家属的期盼与焦虑,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们要在分秒之间做出生死决策,要扛下不被理解的委屈,要消化源源不断的负面情绪,长时间下来,心理早就被熬得千疮百孔。 可我们总习惯了他们的“坚强”,总觉得“你是医生,肯定能自己调节”,却忘了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累、也会崩溃、也会被心理问题击垮。 有数据显示,近三成医务工作者都有抑郁倾向,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透支。很多人不理解巍子医生为何坚持不用药,其实大概率是他经历过药物戒断的煎熬——那些彻夜失眠的痛苦、无法控制的躯体不适,从来都不是“想太多”,而是实实在在的折磨。 他见过太多病痛的折磨,或许是不想再被药物束缚,可这份倔强背后,藏着的是不为人知的无助。 我们总歌颂医护人员的“白衣天使”光环,总强调他们的“责任与奉献”,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也是需要被关怀的普通人。他们给了我们对抗疾病的底气,可谁来守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不止是医生,还有警察、教师、基层工作者……太多高压职业者都在默默扛着重担,他们的心理困境,不该被“忍忍就过去了”轻易带过。 巍子医生的经历,更像一记警钟:心理问题不分职业、不分身份,再厉害的人也可能被它缠上。对那些默默付出的高压职业者,我们不该只谈感恩,更要给他们多些理解、包容和实际的支持——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份适度的体谅,或许就能帮他们熬过最难的时刻。 别再让“医者不能自医”成为无奈的遗憾,职业光环下的心理困境,值得每个人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