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消息 11月2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参加完二十国集团峰会后表示,眼下韩朝关系非常危险,就像一堆干柴,一点火星就能烧起来,双方连个打电话的线路都没有,万一走火根本没法及时沟通。 他再三强调韩国绝不会搞“吸收统一”,只想先通过对话实现和平共处,再慢慢商量统一的事。当被问到会不会缩小韩美联合军演来缓和紧张时,李在明松了口风,说如果韩朝之间能建立起可靠的和平机制,那军演确实可以停,但这得看情况,眼下还说不准。 李在明这番表态绝非偶然兴起,而是延续了他八月光复节承诺的“不吸收统一”战略。当时他掷地有声地说“韩朝不是仇敌”,如今在国际舞台再次强调这一立场,等于单方面拆除了埋在双方互信基石下的炸弹。朝鲜政权最深的恐惧莫过于被南方经济实力吞噬,李在明直白地告诉平壤:你的体制安全恐惧,我听到了。 德国总理默茨在G20会场被问到统一秘诀时哈哈大笑,回应说“没有独家配方”。这个场景充满戏剧性,却揭露了冰冷现实:1990年德国统一靠的是冷战结束的历史机遇,而朝韩面临的是核武与制裁的深壑。默茨强调“基于民族共识的和平进程”,但朝韩之间连最基本的电话线都断了,共识从何谈起? 李在明试图走一条险峻的平衡木。他明确表示“韩国外交以韩美同盟为根基”,却又急着稳定对华关系。这种“务实外交”看似左右逢源,实则如履薄冰。 他把韩国比作“大陆与海洋间的虾米”,一不留神就会被巨浪卷走。美国印太战略需要半岛存在适度紧张,而中国最忌讳半岛生乱,李在明要在两大国夹缝中为韩国谋求出路,难度不亚于走钢丝。 朝鲜的反应才是真正考验。金与正八月份就冷冰冰地说过“韩国不可能成为外交对象”。就在李在明伸橄榄枝的同时,朝方指责美韩军演是“侵略战争演习”。平壤方面是否会将韩国的放低姿态视为软弱,进而提高要价?这场隔空对话就像两个拳手在黑暗中试探,谁都怕先露出破绽。 韩国年轻一代对统一的冷漠让李在明的战略少了些民意压力。调查显示只有22.4%的二十岁年轻人认为需要统一,他们更操心就业、房价这些现实难题。超过半数民众倾向“和平共存的两国体制”,民族统一的宏大叙事正在让位于日常生活焦虑。李在明的务实路线,某种程度上也是向这种社会情绪低头。 军演问题成了最敏感的晴雨表。李在明说“若有和平机制,军演可停”,这话既说给平壤听,也在试探华盛顿。但朝鲜想要的是无条件停止军演,美国则坚持维护同盟威慑力。夹在中间的韩国总统,不得不用模棱两可的措辞同时安抚两边。 半岛局势如同一盘死棋,李在明试图用“不吸收统一”的承诺挪开第一颗棋子。他清楚知道,被前任政府葬送的统一可能性不可能一夜挽回。但只要能为半岛和平打开一扇窗,让双方至少能重新通上电话,这场战略赌博就值回票价。毕竟,和平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发展才是韩国真正的命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想怎样结束俄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