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短短10天内,分别和5名女子约会开房,自己却一分钱没掏,而且吃的喝的,

寻觅山城 2025-11-25 00:05:06

上海一男子短短10天内,分别和5名女子约会开房,自己却一分钱没掏,而且吃的喝的,就连用的手机,都是女方给的钱,5名女子前前后后,花了5万元在男子身上,原来,她们都被男子“富豪”表象给骗了,面对警方,男子直言不讳:警官我说句实话,我无非就是想白嫖! 真是刷新三观!陈某在上海混了好几年,从来没找过正经工作。最惨的时候,他裹着捡来的旧外套在商场长椅上蜷一宿,天桥底下的台阶被他当成“固定床位”,可转头就能西装革履住进五星级酒店,穿的是最新款潮牌,用的是刚上市的苹果手机 ——这些玩意儿没花他一分钱,全是从5个姑娘手里“白嫖”来的。 陈某的骗术全靠“装”。他从网上扒了张穿西装打领带的商务精英照片当微信头像,简介写着“资深投资经理”,朋友圈更是精心包装:隔三差五发“会议室待了8小时,终于谈成千万单子”“刚落地深圳,下礼拜飞北京”的文案,配着从网上盗的写字楼、机场照片,营造出“钱多得花不完”的假象。 他还注册了个小号当“陪玩中介”,在社交平台发“高薪陪玩”订单,标价“一小时300块”,女子联系时,他就用中介号说“得交10%中介费留名额”,钱直接进了自己腰包。 短短10天,他就约了5个姑娘见面。每次跟姑娘去酒店,他先找个没人的地方接个“假电话”,挂了电话就从包掏出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的全是练功券,码得整整齐齐,当着姑娘的面放进酒店保险箱,偶尔还“不小心”露个角,让对方瞅见那厚厚的一沓,以为是几万块现金。 吃饭、买奶茶或者逛商场时,他就皱着眉戳手机,要么说“这破信号,转账页面一直加载”,要么拍大腿喊“坏了,银行卡今天限额了”。 被“现金信封”蒙住的姑娘,大多会主动掏钱:“没事,我先垫着,等你转开了再给我。” 他身上的潮牌外套、限量版手机壳,全是前一个受害者送的“礼物”。节奏最快的一天,中午还跟第四个姑娘在日料店吃饭,晚上就带着第五个姑娘住进了另一家五星酒店。 直到有个姑娘觉得不对劲,趁他洗澡偷偷打开保险箱,看见一沓印着“练功券”的假钱,当场傻了眼,立马报了警。 警察找上门时,陈某还梗着脖子狡辩:“我又没逼她们付钱,全是她们自愿的,这也算骗?” 可证据摆在面前,容不得他抵赖。最终,他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批捕。 有网友说:“这演技不去跑龙套可惜了!白天睡天桥裹旧外套,晚上装老板住五星” “本以为是青年才俊,结果是‘白嫖’惯犯,那沓练功券真是把‘驴粪蛋表面光’演到极致了”。 这小子把脑子全用歪地方了!其实陈某的骗术看着花里胡哨,核心就俩字:忽悠。他摸准了有些姑娘对“投资经理”“青年才俊”这类身份的好感,先用朋友圈的假人设打底,再用“练功券现金”搞出个“心理锚点”——让她们先入为主觉得“他不缺钱,就是暂时转不了账”,主动付钱时还觉得是“帮了对方一个小忙”,压根没往“骗”上想。 这类“身份伪装诈骗”有个共性:只“秀”不“花”——秀现金、秀身份、秀人脉,但从不主动花钱。 陈某比一般骗子更鸡贼的是“滚雪球套路”:用前一个姑娘送的潮牌、手机装点自己,骗下一个时更有说服力;收的“中介费”又能当自己的“活动资金”,让骗局循环起来。 有人说“这些姑娘太傻”,可换谁遇上了,都可能栽跟头。 说白了,不是她们傻,是骗子抓准了“人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的心理。 最让人膈应的是陈某被抓后的态度——他到最后都觉得自己没做错,还觉得是女子“自愿送上门的”。这种认知偏差才是最可怕的,他把别人的善意当“傻”,把诈骗当“本事”,却忘了“纸包不住火”。 这事儿给所有人都敲了记警钟: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又帅又多金还主动粘你”的青年才俊。 遇到陌生人过分热情、身份光鲜却总找借口不花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哪怕他掏出“一沓现金”,也别轻易信,真金白银不会怕验证,假的一戳就破。 而像陈某这样,总想靠着坑蒙拐骗“走捷径”,迟早会栽大跟头。耍小聪明骗来的一时风光,终会被法律清算;那些靠欺骗堆砌的“美好”,迟早会碎得一干二净。

0 阅读:52
寻觅山城

寻觅山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