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工产能全球领跑,欧盟多国联合产量难及单国 据塔斯社11月25日报道,俄罗

焦公 2025-11-25 06:12:57

俄军工产能全球领跑,欧盟多国联合产量难及单国 据塔斯社11月25日报道,俄罗斯军事专家近日明确表示,当前欧盟27国与英国组成的联合国防工业体系,在武器与弹药总产量上已全面落后于俄罗斯,这一差距在俄乌特别军事行动前完全不可想象。 作为全球人口规模达5亿、涵盖近30个发达国家(含10个传统军工强国)的联盟,欧盟整合后的国防工业在坦克、导弹、炮弹等关键装备的年产量上,均未能超过俄罗斯单国水平。 如今俄罗斯的弹药日产量稳居全球前列,仅炮弹日产量就达到欧盟国家总和的数倍,这种量级的产能优势,是冲突前双方差距难以比拟的。 此次发声的军事专家包括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俄国防部军工委员会成员亚历山大·科瑟列夫,以及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军事专家伊万·科诺瓦洛夫。 帕特鲁舍夫在接受塔斯社专访时指出,俄罗斯军工产能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多年来对国防工业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积累;科瑟列夫则补充道,欧盟国家因各自为政的国防政策,导致资源分散、产能难以整合,最终在与俄罗斯的对比中落于下风;科诺瓦洛夫进一步分析,特别军事行动的实战需求,加速了俄罗斯军工体系的战时转型,而欧盟却陷入“库存消耗快于生产补给”的困境。 产能领先的背后,是俄罗斯稳固的国际军售市场支撑。目前俄罗斯对外军售合同总额约600亿美元,涵盖防空系统、战斗机、主战坦克等高端装备,核心客户包括印度、土耳其、阿联酋等国。 专家预测,随着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束,俄罗斯军工产业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军售收入有望持续增长,形成“产能-订单-技术迭代”的正向循环,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俄乌冲突成为俄罗斯军工产能的“试金石”,推动产业完成从“储备型”到“实战型”的关键转型。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军工以“满足国防储备”为核心,产量保持适度规模;而冲突开启后,军工体系迅速切换至战时生产模式,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弹药、无人机等消耗性装备的产量在短时间内提升数倍。 反观欧盟国家,因缺乏统一的国防工业协调机制,部分国家面临弹药库存告急、装备交付延迟等问题,难以快速适配高强度冲突的消耗需求,与俄罗斯的产能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全球多极化趋势下,俄罗斯正以产能优势强化其在全球安全领域的话语权。2026年俄罗斯将担任集安组织轮值主席国,围绕“集体安全与多极化世界”的战略定位,其军工技术与产能将向盟友国家进一步输出。 同时,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俄罗斯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举办俄阿峰会,持续拓展中东、北非地区的军售市场,巩固自身在常规武器生产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这一产能格局的转变,不仅重塑了欧洲安全态势,更对全球国防工业体系的竞争规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焦公

焦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