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一家小商店的监控视频最近在网上传开了,19日报道,画面里,一个持枪男子冲进店里,用枪指着店主要钱要手机。店主动作慢了点,劫匪就开始推搡他催促。 这时候店主四五岁的女儿就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根棒棒糖。小姑娘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可能是害怕,也可能是想学爸爸“交东西”,她把自己的棒棒糖递了出去。 劫匪接过棒棒糖后愣了好几秒,然后做了个谁都没想到的动作——他把抢来的钱和手机都还给了店主,弯腰亲了一下小女孩的额头,转身走了。整个过程被监控完整记录下来。 不管小女孩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个举动确实让劫匪停下来了,也许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他意识到自己正在一个孩子面前做什么,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往往会说服自己这是迫不得已,但当一个孩子用最简单的方式对待你时,那些自我辩解可能瞬间就站不住脚了。 类似的事情其实偶尔会发生,几年前美国有个新闻,一个入室抢劫的人在房主家看到墙上全是孩子的照片,还有孩子写给爸爸的卡片,他最后什么都没拿就走了,还给房主留了张纸条说对不起。 还有个发生在国内的案例,一个小偷翻窗进了出租屋,发现屋里一个单身妈妈正抱着发烧的孩子睡觉,床头柜上放着几块钱零钱和半包方便面,小偷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悄悄退了出去,临走还把自己身上仅有的200块钱塞进了门缝。 这些故事不是说犯罪可以被原谅,也不是说靠感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实远比故事复杂,大部分劫匪不会因为一根棒棒糖就改变主意,指望用善意去感动坏人是非常危险的想法。 但这些案例确实让我们看到,人的选择有时候就在一瞬间,可能是某个触动点,可能是某个画面,让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做出了不同的决定,这个触动点可能是一个孩子的眼神,一张家庭照片,或者只是某个细节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生活。 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时刻,虽然没那么戏剧化,比如在地铁上准备发火,看到对方是个疲惫的打工人,火气就消了一半,或者想对服务员态度不好,注意到对方胸牌上写着“实习生”,就改成了耐心沟通。 这些瞬间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里挣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可能是让别人的一天好过一点,也可能是让某个人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同的选择。 “刷到这个视频差点看哭了!那哥们举着枪进来的时候我以为要出大事了,结果小丫头一根棒棒糖直接让他破防了,说实话,这劫匪可能也是被生活逼到绝路了,你看他亲小姑娘额头的动作那么轻,根本不像个真恶人。” “我叔在巴基斯坦做过生意,那边好多平民真的穷得吃不上饭,这男的说不定家里也有孩子要养,抢钱时手都在抖,小姑娘递糖的瞬间他肯定想起自己孩子了。 最绝的是这个反转——警察没办到的事让一根棒棒糖办成了!” “其实小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就是把最宝贝的东西分享出去了,这种纯粹反而击穿成人世界的复杂, 不过得说清楚:这事千万别模仿!要是遇到亡命徒,递糖可能更危险。” 如果你当时在现场,最想对那个转身离开的劫匪说句什么?是“走正路吧”,还是“希望你记住这个孩子的善良”?或者你有更想说的话? 信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