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嘲笑中方游客丝毫未减少后,中方航司大幅减少赴日航班,这一下全都不吭声了! 11月20日前后,日本好几家主流媒体集体“秀优越”,《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接连发文章,说根据日本观光厅11月上半月的数据,中国游客赴日人数跟上个月比只降了2%,还特意加了句“中方之前的呼吁没起作用,旅游热潮根本没退”,字里行间全是得意。 这些报道里还配了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的照片,说“街头到处都是中国游客,免税店排队跟以前一样长”,有日媒记者采访时更直接,说“中国人还是离不开日本的商品和景点,嘴上说不买,身体很诚实”,这话传到国内,不少网友都觉得不舒服。 日媒的得意劲还没过去,反转就来了。11月22日,全球航空数据网站AeroRoutes先爆了料,说中国多家航司开始大面积停售赴日航班,吉祥航空冬春季本来每周要飞114班单向航班,现在24%的航班都停了预订,相当于每周少了27班。 到了11月24日,情况更明显了,据国内航司的官网信息统计,长沙到大阪关西、大连到福冈等12条热门航线直接全线停摆,其中大连到福冈那条线,本来11月25日还有最后一班,结果也临时取消了,已经买票的乘客只能申请全额退款。 吉祥航空的客服人员私下透露,这次调整不是临时决定的,是公司结合近期情况做的运营调整,后续会不会恢复还不好说,反正现在除了上海、北京到东京、大阪的少数航线还在飞,其他很多航线要么减班要么停飞,运力比之前降了三成多。 这一下日本那边彻底安静了,之前跳得最欢的几家日媒,从11月23日开始就再也没提过“中国游客热潮”的事,连之前的报道都悄悄从首页撤了下去,有网友调侃“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之前的得意劲去哪了?” 最慌的其实是日本旅游业的人。东京新宿一家开了15年的免税店老板佐藤,11月24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愁眉苦脸,说店里中国游客比上周少了快一半,之前每天能卖200万日元的化妆品,现在连100万都卖不到,不少柜员都开始轮休了。 大阪环球影城附近的民宿老板更惨,他在网上说12月的订单里,中国游客的预订占了60%,现在航司一减班,每天都有十几个订单取消,违约金赔了不少,他还吐槽“日媒之前瞎嘚瑟啥,现在好了,游客都来不了了”。 可能有人会问,航司为啥突然减班?其实背后原因不复杂。AeroRoutes的分析说得很明白,主要是因为日本首相近期的不当言论,影响了双方的出行意愿,加上航司也要考虑运营成本,没人坐的航班总不能空飞赔钱吧。 而且日媒之前的报道本来就玩了数据猫腻,他们只提11月上半月的数据,却没说那是因为很多游客是10月底订的票,没法临时取消。11月15日之后的新订单数据其实降了35%,只是日媒故意藏着不说,一门心思要炫耀。 日本观光厅自己也藏不住了,11月25日悄悄更新了数据,说11月下旬中国游客的预订量环比降了42%,还预测12月可能会降得更厉害,这个数据一出来,之前嘲笑的日媒更不敢说话了,总不能再嘴硬说“热潮照旧”吧。 说句实在话,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业有多重要,日本人自己最清楚。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数的32%,花的钱却占了45%,平均每个中国游客在日本要花8000元人民币,是其他国家游客的两倍还多。 有在日本做导游的华人朋友说,之前旺季的时候,他一个月要带8个团,现在好几天都没团接,只能在家待着,他还说“很多同行都在抱怨,日媒只顾着嘴爽,根本不管我们这些靠中国游客吃饭的人的死活”。 其实中国游客也不是非去日本不可,现在东南亚、欧洲的旅游线路越来越成熟,价格还更实惠,之前去日本是图个新鲜,要是对方不尊重人,大家自然就换地方了。有网友说“世界这么大,去哪玩不行,犯不着看别人的脸色”,这话确实在理。 航司的调整也是市场规律的正常反应,没人愿意飞亏本的航班,也没人愿意花钱看别人的脸色。日本那边要是真把中国游客当“冤大头”,觉得离了中国游客也能行,那可就太天真了,旅游业靠的是互相尊重,不是单方面的炫耀。 国与国之间的旅游往来,跟朋友相处一个道理,得互相客气、互相尊重。要是总想着嘲笑别人、贬低别人,就算一时能赚点钱,也长久不了。毕竟游客的脚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谁也不会一直去一个不尊重自己的地方花钱。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25-11-18 这些中日交流活动将暂停!“感受到中方态度的严厉” 中国新闻网——2025-11-20 高市一言既出日元难追 大皖新闻——2025-11-25 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有中国游客提前结束行程回国,整趟航班满座
